>
就在这时,戏台之上,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好戏,开场了。
一位身穿粉色罗衫,头戴精美花冠,扮相娇俏的“杜丽娘”
款款走出。
她水袖轻拂,眼波流转,未曾开口,那股子养在深闺、春愁无限的少女情思,便已然弥漫了整个庭院。
“原来是《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一折。”
李敬同教授的眼睛瞬间亮了。
作为一位顶尖的戏剧史涉猎者,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便进入了“审片”
模式。
只听那台上的“杜丽娘”
,朱唇轻启,唱腔婉转悠扬: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仅仅两句,李敬同教授的身体,便猛地向前一倾,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温和笑意的眼睛,此刻瞪得溜圆,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这……这是……”
他激动得嘴唇都在微微颤抖,“这唱腔,是纯正的昆腔水磨调!
你们听,每一个字,都像是被江南的烟雨浸润过一般,糯、软、润、滑,却又在行腔转调之间,带着一股子清冽的筋骨!
还有她的念白,是标准的‘中州韵’,每一个字的平仄、音韵,都分毫不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身旁的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也听得连连点头,附和道:“不止是唱腔!
李老,您听这伴奏!
笛子是主奏,清越悠扬,却又不抢戏;弦乐在底下铺陈,营造氛围;尤其是那鼓板,点打得极为精准,每一次敲击,都正好卡在演员眼神、身段转换的那个节点上!
这……这不是普通的戏班子能有的水准!
这是真正的大师手笔!”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整个听泉轩内,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游客,都沉浸在那如梦似幻的意境中,久久无法自拔。
片刻之后,雷鸣般的喝彩与掌声,轰然响起。
李敬同教授也用力地鼓着掌,脸上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转过头,用一种近乎于“拷问”
的、无比急切的目光看着刘楚。
“刘园长!”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恕我冒昧!
敢问台上这位演员,是哪一位昆曲名家的亲传弟子?如此年轻,便有这般炉火纯青的功力,我竟从未在梨园行里听说过!
还有这支乐队,配合得天衣无缝,简直是……简直是国家京剧院的水准!
您……您究竟是从何处,请来了这等神仙班底?!”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专家的目光,再次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刘楚的身上。
是啊,建筑,可以用钱和技术堆出来。
可这种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功,需要天赋与传承的“活着的艺术”
,又是如何做到的?
面对这位戏剧界泰斗的“灵魂拷问”
,刘楚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来。
他先是对着李敬同教授,歉意地笑了笑。
“李老,您这个问题,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失望?”
“是的。”
刘楚点了点头,坦然地说道,“因为台上这位演员,以及我们听泉轩所有的戏曲人员,他们,并非出身于任何一个知名的戏曲院团,也并非是哪一位梨园名家的弟子。”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他们是……”
刘楚的目光,望向那座此刻正被掌声包围的戏台,眼神变得有些悠远。
“他们,只是一群,真正热爱这门艺术,却又差点被这个时代所遗忘的‘手艺人’罢了。”
“李老您知道,如今这个时代,愿意静下心来,去听一曲昆腔,品一段京韵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许多小地方的戏曲院团,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