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说得好啊!”
,如同惊雷在空旷的含元殿内反复回荡。
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君临天下的无上威严。
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表达了这位千古一帝,对那番“大逆不道”
之言的欣赏!
整个朝堂彻底失声了。
方才还群情激奋、口诛笔伐的文官们,此刻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他们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
震惊,错愕,不解,甚至是一丝自内心的恐惧。
他们不明白,陛下为何会为一个“外来狂徒”
的“妖言惑众”
而如此失态?
难道陛下也被这妖言所迷惑了吗?
站在队列前方的褚遂良脸色阵青阵白,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一个字都没能说出来。
因为他从李世民那双变得无比明亮的眼眸中,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名为“渴望”
的东西。
那不是对疆土的渴望,不是对财富的渴望,而是一种对某种“思想”
,某种“可能性”
的极致渴望!
而张承志教授在听到那声赞许的瞬间,整个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他赌的就是这位天可汗那越了时代的胸襟与远见!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会以李世民的一句赞许而告终时,更让满朝文武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的一幕生了。
李世民竟然从那九阶白玉台之上缓缓地走了下来!
他脱下了靴子,赤着足,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下了那象征着权力之巅的御阶。
他的动作不急不缓,但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所有人的心尖上。
自贞观以来,何曾有过君王为一介布衣亲下御阶的场景?
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那两张始终古井无波的脸上,都第一次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动容。
而魏征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则是死死地锁定在张承志的身上,眼神中的审视与探究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李世民无视了所有人的目光,他就这么穿过了数十米的距离,一直走到了张承志的面前。
两人相距不过三步。
张承志甚至能闻到从这位帝王身上散出的,那股淡淡的龙涎香与常年批阅奏折的墨香混合在一起的独特气息。
他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更为强烈的、如山似海般的压迫感。
但他没有退,依旧挺直着自己的脊梁。
“先生。”
李世民开口了。
他换了一个称呼。
不再是“这位先生”
,而是去掉了“这位”
,只留下了“先生”
二字。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这代表着他已经将眼前的这个“奇装异服”
之人,放到了一个可以与自己平等“论道”
的位置。
“先生所言之‘制度’,振聋聩,甚合朕心。”
李世民的目光灼灼地盯着张承志,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彻底看穿。
“然,朕还有一问。”
“先生言‘制度’当如大网,可监督权力,可制衡人心。
那朕想问问。”
他的声音变得低沉,却也更为锐利。
“这‘网’,该如何织就?”
“这‘法’,又当由谁来立?由谁来守?又由谁来监督?”
“若立‘法’者徇私舞弊,该当如何?”
“若守‘法’者玩忽职守,又该如何?”
“若监督者与那被监督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那这‘制度’岂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一个天大的笑话?!”
一连串的追问如同连珠炮般轰然而出!
每一个问题都直指核心!
每一个问题都无比的尖锐,无比的现实!
这不再是方向上的探讨,而是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