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道,巨木为梁,绳索为桥,几名身手矫健的弟子如猿猴般在峭壁间穿梭,将打磨光滑的木板固定在预设的石榫中。
山风拂过,传来他们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与凿石声、锤击声交织成雄浑的乐章。
他掠过听涛峰时,见数位长老正凌空指点,指尖灵光闪烁,将一块块万斤巨石轻轻安放到位。
峰下广场上,千余名外门弟子排成整齐队列,轮流将开采出的青石运送上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与期待。
最后落在主峰天柱峰顶,皇浦云望着连绵成片的洞府雏形,心中估算着每座山峰可容纳的弟子数量。
朝阳峰主攻法,落霞峰擅丹器,听涛峰修阵法,加上另外两峰的藏经阁与演武场,待全部落成,宗门弟子规模至少可扩至先前三倍,足能容纳千余名弟子潜心修行。
他收回目光,剑眉微舒。
此刻峰顶的凿石声、号子声、符文嗡鸣声,恰似一曲蓬勃的晨歌,预示着宗门蒸蒸日上的未来。
皇浦云立于青莽山脉主峰之巅,俯瞰着连绵起伏的山峦。
只见每座山峰上的洞府皆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青瓦石墙在苍翠林木间若隐若现,宛如一颗颗镶嵌在绿绸上的明珠。
山道蜿蜒,连接着各峰洞府,巡逻的弟子身影不时闪过,更显一派井然有序之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起前阵子,周边门派因觊觎青莽山脉的灵脉资源,频频派人窥探,甚至暗中挑衅。
那时山门前气氛紧张,弟子们枕戈待旦。
如今看来,那段日子的提心吊胆没有白费。
各峰弟子同心协力,不仅加固了防御,更将洞府修缮得固若金汤,连阵法脉络都梳理得更加精妙。
山风吹过,带来草木清香,皇浦云深吸一口气,心中满是欣慰。
这青莽山脉,终是在他的守护下,愈稳固了。
布云城的风沙刚过,哲骨拉善正擦拭着祖传的青铜法铃,檐角铜铃突然无风自鸣。
青鸟衔着密信落在他肩头,展开的绢帛上,皇浦云的字迹力透纸背:&0t;往浔州青莽山脉,闭关三月。
&0t;
他指尖摩挲着绢上&0t;灵气十足&0t;四字,眼底燃起幽光。
布云城的风沙养不出灵根,这些年靠着术法底子勉强维持结界,早已是强弩之末。
此刻掌心法铃突然震颤,铃身浮现的古老符文仿佛感应到远方的召唤。
三日后,哲骨拉善背着半人高的行囊出现在青莽山脉外围。
不同于布云城的枯索,这里的空气带着草木与湿润泥土的气息,古木参天蔽日,藤蔓如虬龙缠绕,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的光斑里,竟能看见细小的灵气光点在浮动。
一名弟子带着哲骨拉善走在青莽山脉边缘,弟子一路给哲骨拉善介绍着青莽山脉,介绍着每座山峰建造得怎么样了?
他们循着山势深入,越往深处,空气中的灵气越是浓郁。
行至一处瀑布飞泻的深潭边,潭水碧绿如玉,水汽氤氲中隐约可见水底有白色晶石闪烁。
哲骨拉善放下行囊,指尖结印,潭面顿时浮现出繁复的阵法纹路。
&0t;此处甚好。
&0t;他低语着,从行囊中取出桃木剑与朱砂,在潭边青石上绘制起聚灵阵。
山风掠过松林,带来远处异兽的低鸣,他却充耳不闻,此刻眼中只有流动的灵气与手中的阵图。
当最后一笔朱砂落下,整个山谷的灵气仿佛被无形的手牵引,开始朝着深潭汇聚,水面灵气凝结成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青崖垂练,飞瀑如白虹坠谷,轰鸣震得崖壁生烟。
崖底石洞内,哲骨拉善已静坐三月。
洞门覆着半旧的麻布,只漏一线微光,却似有气脉与瀑流共振,水雾绕着洞口不肯散去,倒像给石洞披了件朦胧的纱衣。
三日前皇浦云踏云路过,遥遥见那团水雾便勒住了云头。
随行弟子要去通报,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