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还是有点拘谨。
点零头就去拿碗筷了。
看到这么多人吃饭也很震惊。
轮到他们的时候,看到吃的是高粱米饭。
还给他们打了一大碗。
很久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了。
被卖来卖去换了很多地方。
很快就吃完了,旁边的老太太就没吃饱就可以去加。
刘群又半信半疑的走过去。
朱奶奶“还要加吗?”
刘群点零头。
又给他加了一碗。
狗儿现在才过来吃饭,“朱奶奶,给我来一碗。”
“赶快吃吧,别老是忙忘了吃饭。”
刘群看见东家和他们都是吃的一样,这又刷新了他的认知。
看着这个东家的年纪和自己儿子差不多,但气场完全不一样。
狗儿端着碗朝他们三个人走过来,三个人都站了起来。
“坐,坐。
我就是过来随便聊聊。
你们之前是干啥的。”
“我们之前是种地的,家在禹州。”
禹州,狗儿也不知道在哪里?
“哦哦,你们今先休息。
明再安排你们做什么?”
狗儿完就走了,免得他们拘谨。
吃完又去酒坊了。
水缸摆成了一排排的每个相隔一尺有余。
大木桶摆在离灶不远,大木盆又在木桶旁边。
那些水缸有盖的就是酵缸,没盖的就是装水的。
经过两的忙碌,灶已经打好了,大铁锅也已经按好了。
大木甄子已经设计成可以随时拆卸的了。
都已经到位了,明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狗儿又去找里正叫他明买酒曲回来。
狗儿想先酿四百斤的高粱米试试,如果成功就继续,不成功就找找原因,看自己的记忆有没有错。
狗儿就叫龙七爷把大木桶洗干净,搬来四百斤高粱米倒进去。
把外面的导水槽接到大木桶里面。
很快就把高粱米淹没了,先浸泡一。
这么一用,现大木桶设计也有问题,应该在底部开个洞。
里面用纱布做过滤网,外面加上木塞。
放水就轻松多了了,而不是像刚才一勺一勺的往外面倒。
马上吧这个告诉给了木匠,这桶高粱米泡好了就开个洞。
又把没盖的几个水缸装满。
就把导水槽撤了。
然后指挥龙七爷他们几个搬了一些柴火进来。
明正式开工。
刘群一家三口,坐在宿舍看见对面屋,一片忙碌的景象。
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刚才稍微看了一下,虽然这是在一个村里面,但这个宅子也是相当的豪气。
没想到当家做主的还只是一个孩子。
三个人有些惶恐的睡着了,一大早就起来把下院和外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上院没有敢进去。
朱李氏两姐妹和狗儿两兄妹一起过来了,看着打扫干净的院子对这一家三口的印象又好了一些。
“那个你叫什么来着。”
狗儿昨忙也没能记住这几个叫什么名字。
“东家,的叫刘群,我媳妇儿刘罗氏,我儿子刘恒。”
“哦哦,刘罗氏,你以后就跟着我婶婶他们做事。”
狗儿指了指朱李氏。
刘罗氏点点头。
狗儿又对朱李氏“婶婶,你带着她做事,要注意些什么都要告诉她。”
狗儿不怕她能出去什么,一她是自己买回来的,不敢乱来。
二是她在这也还不熟悉。
“好的,大侄子。”
看着刘恒,心想着安排他做什么呢?那就先安排看羊和照顾马吧!
“刘恒,刘群你们俩个跟着我走。”
把他们两个带到老屋那边的羊圈马厩边,“你以后负责放羊和照看两匹马,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