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停了一做蜡烛,都在帮忙把做蜡烛的东西搬到新院子那边。
还有那些粮食也用马驮过去那边的一个仓库里面。
现在生活的重心也开始慢慢的向那边倾斜了。
酒坊的屋顶已经盖好了
龙七爷就把人分成了两组,一组打灶,一组人就把水缸搬进酒坊,留了一个在福利房那边,留了两个在二进院。
其余的都搬进了酒坊。
那几个大酒缸费了老大力气才搬进酒坊。
一群老太太已经在朱奶奶的带领下在给二进院那边搞卫生了。
看着这些门窗上面的雕花,都出了感叹,做得真漂亮啊!
朱奶奶心里更别提多高兴了,自己很快就要搬进来了。
里正今去镇路上买了两千斤高粱米。
叫粮铺这几送过去。
粮铺对于里正买这么多的粮食已经习惯了。
然后里正又去牙行,牙行老板又看到里正来了,“老哥,又来了。
这次买马还是羊啊!”
“我就不能买点别的吗?”
牙行老板有些意外。
“哦,老哥这是要买……。”
“对啊!
买几个家丁还有看有没有好的丫鬟什么的”
这次是牙行老板自己的生意。
不是收中介费。
“哦哦!
老哥里面请,去里面看看。”
很快,牙行老板就叫出来了一群老老少少。
这里面还有年轻一点的男子。
牙行老板介绍是从外州过来的,难怪,辽州的这岁数的男子都抽出去当兵了,除非是富贵人家和官家的男子。
里正指了指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这个叫刘群,那个他娘子刘罗氏,那个是他们儿子刘恒。
十二岁了。
他们一家是因为欠债没钱还。
全家抵债为了奴。”
“这个多少钱啊!”
“早段时间便宜一些,现在贵了。
现在要二十七贯。”
这就是世道,三个人和一匹马的价格一样。
“少一点。”
看到和你这么熟,那就二十五贯,不能再少了。
“好的。”
牙行老板拿出他们一家饶卖身契和里正两个人去了军衙门备注。
这个必须亲自去衙门才校上次买马牙行代去就校
两个人去衙门很快就办理好了,因为衙门和牙行一直有这方面的来往。
这一家三口低着头,眼中毫无光彩,自己的命任人摆弄却不能反抗。
里正交了钱,拿上他们三个饶卖身契,就带着他们一家三口往上甲村走去。
这回更闹热了,看着里正带着三个人回来。
很快围成了一圈,问东问西。
里正把这三个人带去找狗儿。
狗儿正在酒坊那边看进度。
“这个人也是主家姓王”
这三个人虽然记在里正名下。
但是里正还是知道这是他们两个饶。
“东家。”
三个人叫道。
“这个叫刘群,他娘子刘罗氏,他们的儿子刘恒。”
里正继续介绍着。
“嗯嗯,朱爷爷,你先安排他们三个饶住宿吧!
就住在下院东一那个房间吧!
他儿子就住隔壁吧!
收拾好了先吃饭吧!”
“好的。”
刘群看着这对话,大概明白了这个家谁的话了算数。
里正带他们去下院东一房挨着上院的台阶处。
“你们先跟我去找些木板来先搭个床铺,等那边做完了再给你们垒炕。”
“好的,东家。”
带着他们一家三口去木匠那边找了一些木板很快搭好了,又去朱奶奶那里领了两床被子。
然后再带去狗儿那边去吃饭。
“去那边拿碗筷,排队打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