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雷达+双控制器,单车成本增加约2万元,下沉市场接受度存疑。
高速场景优先落地:因路况结构化、odd(设计运行域)易限定,政策风险低。
城区场景延迟:复杂路口通行成功率要求≥99.9%,当前头部车企仅达95%(如小鹏xNGp)。
政策节点准确:工信部铁定8-9月批准L3商用,但仅限高速\/快速路场景,且车企需通过亿公里测试与冗余认证。
技术短板需补足:极端场景验证、低成本激光雷达、算法误判率(如静止物体识别)仍是行业痛点。
责任险与用户教育成关键:平安产险已联合问界推出“智驾责任险”,覆盖系统故障赔偿;
驾驶员需通过强制培训(如3小时应急处置模拟考)。
华为这种科技背景的企业要在前面领跑,传统的车企确实跟的很吃力,实际达标的也都是华为体系下的,估计第一个商用智驾系统就是华为的AdS4.0,现在就看到底是8月还是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