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崔忠献起身,朝众人行了一礼。
众人纷纷起身,恭敬回礼,齐声回应:“誓死效忠相爷!”
言罢,纷纷走出府邸,各司其职,准备即将到来的决战。
崔忠献见众人皆已离去,拦住安仲夫,叹道:“仲夫呀,怎么还这般见外,当年我从海上救下奄奄一息的你,你便认我做了义父,这么多年你劳苦功高,为我奔走各处,对局势的把握更是透彻,在外人面前怎么还叫我相爷?”
“义父,弟弟……。”
安仲夫长叹一声,一脸愁苦。
“混账东西,他又找你麻烦了?好呀,你等着,我这就写信让海州家将执行家法!”
崔忠献作势就要提笔。
“义父且慢,弟弟如今是带兵将领,绝不能损了威严,莫要为了这些小事动怒。”
安仲夫急忙制止。
崔忠献放下笔,看着安仲夫良久,叹道:“你受委屈了。”
“不委屈,义父当年将我救下,又对我委以重任,这点小事算不得什么,如今大敌当前,万不可在内部出了矛盾。”
安仲夫郑重其事。
崔忠献点头,道:“放心,你的功劳义父都记在心里,事成之后,封侯拜相自不在话下!”
安仲夫面露喜色,大声道:“义父大恩,孩儿没齿难忘!”
“好,去忙吧!
越到这时越不能懈怠!”
崔忠献拿起桌上军报,再不多言。
安仲夫再次一礼,转身离开了府邸。
崔忠献见安仲夫离去,放下军报,轻叹一声,眼神晦涩不明。
安仲夫嘴角冷笑一闪而过,回到自己府邸,独自坐在书房,闭目沉思。
“啄木儿,老爷来信,叫你继续隐藏,不要冲动。”
一少女的声音骤然响起。
安仲夫睁眼,叹道:“恐怕是难了,那三千人崔忠献本想着要留在瓮津逼少爷最终担下弑君的名头,如今被我提议送去宁州,按照我对那老狐狸的了解,恐怕是要对我有怀疑了。”
少女闻言,柳眉倒竖,骂道:“那老狐狸从来就没信过你,你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地给他办事,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没少找你麻烦,每次都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哪次真当你是义子了?这么多年看你渐渐有了威望和自己的势力,他那心中肯定是早就有想要除掉你的打算了。”
“哈哈哈!
你个丫头,这么说话,哪还像个高丽人!”
安仲夫笑着打趣道。
“我要饿死的时候,可没有一个高丽人给我一口饭吃。
凌辱我的那些人可全都是高丽人。
是你这个大华人救了我,是你把我送去了大华,是老爷给了我饭吃,是摘星处的姐妹给了我关心,我早就不是高丽人了。”
少女冷漠而言,语气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哎!
你说你既然脱离了苦海,还回来干什么?”
安仲夫长叹一声,满是不解。
“你这话问过很多次了,我的答案一直不变,报恩。
报你的救命之恩。”
少女郑重回应。
安仲夫闻言沉默,良久,开口问道:“少爷联系上了吗?”
“没!
少爷好像是刻意不联系家里的人,都是用的内卫和安抚司的谍子。”
少女叹道。
安仲夫闻言一愣,语带埋怨道:“跟夫人一样心软。”
“夫人若不心软,能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救你一个前朝皇族遗孤?你别乱说话!”
少女瞪眼嗔道。
安仲夫沉默半晌,面现正色:“两件事要你去做,告诉少爷崔忠献的行动和误判,通知崔高身边的人,时刻准备行动。”
“山鬼谣领命!”
少女不再嬉闹,郑重回应,转身消失在了房间之中。
安仲夫重新闭目凝神,多年未曾出现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王府到处都在死人,到处都是惨叫,母亲将自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