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斯,美航中心。
唐尼·尼尔森将莫雷那个荒谬的“苏哲交易方案”
原封不动地汇报给马克·库班后,这位以激情和火爆脾气着称的老板,其反应完全在尼尔森的预料之中——暴跳如雷。
“什么?他想用苏去换?!”
库班的声音瞬间拔高了八度,在宽敞的总经理办公室里激起阵阵回响,震得桌上的文件都簌簌作响,“他以为他是谁?联盟总裁吗?还是他觉得自己的数学学位能让他重新定义交易规则?这个该死的数学家!
他根本不懂篮球!
他以为篮球就是他那台破电脑里的一堆冰冷的数字吗?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冠军的渴望,什么是球队的灵魂!”
库班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咒骂着,将莫雷和他的数据理论贬得一文不值。
尼尔森安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插话,他知道老板需要一个泄的渠道。
与莫雷的沟通已经让他自己都憋了一肚子火,库班的怒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在痛快淋漓地泄了一通怒火之后,库班惊人的商业头脑让他迅冷静了下来。
他猛地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的狂躁被一种精明的锐利所取代。
他是一个在商海中翻江倒海,最终建立起自己商业帝国的顶级商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和莫雷这种执着于细节和模型的“技术官僚”
在专业领域内纠缠,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毫无意义的扯皮。
就像你无法说服一个虔诚的信徒他的信仰是错误的一样。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绕开他,找到那个真正能拍板、能从更高维度思考问题的人。
他冲尼尔森挥了挥手,示意他安静下来,然后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了那部加密的私人电话,在联系人列表中迅找到了一个名字。
“给我接莱斯利·亚历山大。”
库班的语气不容置疑,充满了上位者的决断力。
莱斯利·亚历山大,休斯顿火箭队的老板,一个同样在华尔街和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亿万富翁。
与库班的高调张扬、热爱与媒体和球迷互动不同,亚历山大更为低调、传统,更像一个隐于幕后的棋手。
但库班知道,对于球队的最终决策,亚历山大的话语权是绝对的。
电话接通后,库班脸上的怒气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热情洋溢、诚恳亲切的语气,
仿佛他不是在进行一场关乎数亿美元资产的商业谈判,而是在和一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闲话家常。
“莱斯利,我的老朋友,希望没有打扰到你正在享受的假期。
我听说你的新游艇最近又升级了?下次去地中海可得叫上我。”
电话那头的亚历山大轻笑了一声,两位同在德州的球队老板,彼此之间既是竞争对手,也存在着某种惺惺相惜的默契。
他们寒暄了几句关于游艇、红酒和最近的股市行情,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融洽。
在恰当的时机,库班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
“莱斯利,我知道我们的总经理,唐尼和达雷尔,最近一直在为了球员的事情沟通。
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专业人士,但我想,我们作为球队的拥有者,或许应该从一个更高、更宏观的维度来看待这件事。”
库班的声音充满了磁性和说服力。
这是他当年向无数投资人推销自己公司时练就的本领,“这不仅仅是几个球员的简单交换,莱斯利,这是关乎我们德州篮球未来十年格局的一件大事。”
“马克,我很欣赏你的雄心和魄力。”
亚历山大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不置可否,“但姚明对于休斯顿的意义,我想你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不仅仅是一个球员,他是我们和东方连接的桥梁,是这座城市的象征。”
“我当然清楚!
我太清楚了!”
库班立刻接话,语气中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