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的声音尖锐得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划破了甲骨文球馆内那片由黄色海洋汇聚而成的喧嚣。
噪音的浪潮只是短暂地退却了半秒,随即以更加狂热的姿态反扑回来,仿佛要将球场中央那几个身穿蓝色客队球衣的身影彻底吞噬。
大屏幕上,38:22的比分,如同一个巨大的嘲讽,烙印在达拉斯小牛队每一个成员的视网膜上。
时间,第一节尚有两分多钟。
他们,这支在常规赛中摧枯拉朽、豪取67胜、被誉为历史级别强队的联盟第一,竟然在季后赛的第一场、第一节,就被排名第八的金州勇士队打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场边,小牛队主教练艾弗里·约翰逊的咆哮声嘶力竭,但他的声音在这片名为我们相信的信仰呐喊中,渺小得如同风中残烛。
他用力地将战术板拍在手上,出啪的一声脆响,试图用这种方式唤醒弟子们混沌的灵魂。
他的手指在战术板上飞快地画着复杂的箭头和跑位线路,每一个线条都指向一个最终目的:慢下来,回到他们熟悉的、掌控一切的、慢条斯理的阵地战节奏中去。
“德克,你的要位必须更坚决!
用你的身体,挤开他们!
杰森,把度压下来,不要跟着他们跑!
苏,你的协防要更快,不能让拜伦那么轻松地冲击篮下!”
球员们大口喘着气,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眼神中却带着一丝罕见的茫然。
他们听着教练的部署,机械地点着头,但身体的记忆似乎被甲骨文球馆的魔鬼氛围给暂时封印了。
暂停结束,比赛重新开始。
然而,场上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
艾弗里·约翰逊精心布置的战术,在唐·尼尔森那群不按常理出牌的匪帮面前,脆弱得如同一张薄纸。
德文·哈里斯,以度见长的他,此刻却感觉自己像个追着跑车跑的孩童。
拜伦·戴维斯,那个留着一脸大胡子、身形壮硕如熊的后卫,根本不屑于用花哨的技巧。
他只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体前变向,伴随着肩膀强硬的对抗,就硬生生挤开了哈里斯的防线,像一辆失控的重型卡车般冲向小牛队的禁区。
诺维茨基的篮球智商让他下意识地向内线收缩,准备补防。
但就在他移动的瞬间,戴维斯的视线甚至没有看向他,手腕却鬼魅般地一抖,篮球如同被精确制导的炮弹,呼啸着飞向了左侧四十五度角。
那里,斯蒂芬·杰克逊早已等候多时。
他接球,起跳,出手,动作一气呵成,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轻蔑的微笑。
“唰!”
空心入网。
又是一记冷血的三分。
诺维茨基烦躁地挥了一下手臂。
他打得太憋屈了。
作为本赛季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的最大热门,他习惯了在自己的办公室——罚球线肘区,用他那金鸡独立般的后仰跳投惩罚对手。
可今晚,他甚至连舒服地接到球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阿尔·哈灵顿和马特·巴恩斯,这两个名字在常规赛中并不算特别响亮的球员,今晚却化身为了诺维茨基的噩梦。
他们像两块粘性极强的狗皮膏药,用永不疲倦的奔跑和无处不在的小动作轮流贴防他。
推、拉、挤、撞,甚至在他准备接球时用膝盖顶一下他的大腿,这些游走在犯规边缘的动作,不断消磨着德国战车的耐心和手感。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打篮球,而是在进行一场摔跤比赛。
而身穿12号球衣的苏哲,则感觉自己陷入了一片无形的泥潭。
他的任务本该是利用自己全面的进攻技巧,在诺维茨基身边扮演最致命的二当家角色。
可现在,他大部分的精力都被防守所牵扯。
他对位的斯蒂芬·杰克逊,不仅是个精准的射手,更是一个热衷于身体对抗的硬汉。
每一次无球跑动,苏哲都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