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变得更强!”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科比那冰冷的眼神,以及诺维茨基在晨曦中默默投篮的背影。
这些,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诺维茨基也注意到了苏哲的变化。
他偶尔会在训练间隙,看到苏哲在角落里挥汗如雨,或者在力量房里和杠铃较劲。
有一次,诺维茨基结束了自己的投篮训练,看到苏哲还在练习干拔,汗水已经将他的训练服完全浸透。
“嘿,苏。”
诺维茨基走了过去。
苏哲停下动作,有些气喘吁吁地看着他:“德克。”
“你的干拔很有潜力,但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膝盖和脚踝。”
诺维茨基指了指苏哲的腿,“这种跳投对身体的负荷不小,热身和放松一定要做足。”
苏哲心中一暖,用力地点了点头:“谢谢你,德克,我会注意的。”
诺维茨基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努力是好事,但也要讲究科学。
有不明白的,可以随时问我,或者问教练们。”
这位平日里话不算多的德国巨星,用他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年轻队友的关心和提携。
苏哲感受到了这份善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他开始更加系统地规划自己的训练内容,不仅仅是模仿,更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比赛节奏中。
他会主动向诺维茨基请教一些投篮的技巧,向杰森·特里学习如何在挡拆后创造进攻机会,向德文·哈里斯(伤愈后)学习如何更好地阅读防守。
他的努力,队友们看在眼里,教练组也看在眼里。
艾弗里·约翰逊在一次队内会议上,特意表扬了苏哲的训练态度:“我很高兴看到苏最近的进步,不仅仅是在技术上,更重要的是在训练的投入程度上。
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尤其是年轻球员,都应该向他学习。”
苏哲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诺维茨基那如同苦行僧般的训练身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他明白了,想要在nba这个天才云集、竞争惨烈的联盟中立足,甚至取得更高的成就,除了天赋和机遇,更需要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与坚持。
那种将篮球视为生命,将训练视为信仰的偏执,才是通往伟大的唯一途径。
科比的“曼巴精神”
让他懂得了竞争的残酷和对胜利的渴望,而诺维茨基的榜样力量,则让他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职业态度和持之以恒。
这两股力量,在苏哲的心中交织、融合,化为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他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