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的时候,金财财把自己出去玩购买的特产各提了一包送给两位老师和导演。
“你去疆省了呀,那里是个好地方!”
两位老师还是头一次收到那么质朴的礼物,一兜子用塑料袋装着的大红枣和葡萄干,上面还带着西域的阳光和沙尘。
徐衍也一样,不光有枣子,还有葡萄干。
不提他们回去吃了,托人带,再也找不到那个味道的干果,拍摄工作很快就开始了。
金财财也进了组。
因为晋省有个雕梁画栋的老戏楼,徐衍先带着剧组和演员到那边取景,拍摄了几折戏。
场面上的乐师还是上一次合作的辉星园,他们和金财财合作非常默契,戏楼上每日都张灯结彩,锣鼓齐鸣,不少周围的居民都来听戏了。
为了保险起见,金财财上了全套行头,唱了好几折子戏备用。
可给乐师们挥了个透彻,着实过瘾。
最后戏曲片段拍摄结束,他们还依依不舍,每个人都和金财财合了影,要了签名才离开。
接下来就是影片的主要内容了,黄凝晖自幼初登台就是娃娃生,长大后天资萃美,但情路坎坷,拜了多位名家为师,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余先生。
金财财演绎的是她的一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影片故事的开始,也正是在她不得其门而入的那一天。
金财财想起当时的情绪,忍不住完全沉浸,拍出的成品效果出了徐衍的意料。
之后的情节基本上遵循史实,只不过拍戏要有戏剧性,对于凝晖和澜先生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基本上采用的春秋笔法,模糊过去,但是对于女主本身的思想转变和刻画却非常深刻。
当初两人分开之后,凝晖是形销骨立,几乎积郁成疾的。
她也确实信了佛,差一点就出家了。
这段感情对她的打击是很大的,后来她离开京城,到了沪海唱戏,水灾义演和救国义演都没有缺席过。
后又进了杜府,因身体不佳逐渐减少了演出,但是一直没有放弃练声练嗓,杜去世后,在香江授徒,将自己所学教授了学生。
直到后面去了弯弯,都还在收徒教戏。
她与姐妹玉兰,自幼相识,又被她介绍给了自己的丈夫杜,在丈夫亡故后,两人不知何故不和,后面到了弯弯,两个人冰释前嫌,直到去世都还相依相伴。
她去世时,养女因婚事远离,身边无亲生子女,还是玉兰与杜的儿子代孝送灵。
徐衍要拍的,也就是她这样充满了成就与寂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