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江南的战乱,更将在后世的岁月中,永远照亮医道传承的路。
赞诗
珀枕鸣唐映长安,医缘千载续新篇。
中风通络凭龙酒,产后化瘀赖珀煎。
夜游定魄砂磁助,春疫辟秽艾香连。
苏公汇典传医镜,一寸仁心照永年。
尾章珀光永续照医途
时光流转,《琥珀医镜》的手稿在战乱中得以保存,宋代时被收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琥珀抱龙丸”“琥珀安神丸”成为儿科与内科的经典方剂,沿用至今。明代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时,特意引用《琥珀医镜》的记载,称赞其“集琥珀药用之大成,源于实践,归于民生”。
清代时,长安的琥珀平安扣仍是百姓喜爱的饰品,既有装饰之美,又有安神之效;江南的药铺中,琥珀黄酒仍是治疗产后瘀阻的常用方;河西的牧民,仍用琥珀羊油膏治疗风湿痹痛——这些源于唐代的用法,在岁月的流转中,早已融入百姓的生活。
如今,在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中,仍珍藏着一块唐代的琥珀枕残片,旁边摆放着《琥珀医镜》的复刻本。讲解员会对参观者说:“这块琥珀枕,曾在唐代的宫廷中发出凤鸣,也曾在民间的医案中治愈众生。它告诉我们,中医药的智慧,永远藏在实践中,藏在生活中,藏在每一次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中。”
春日的阳光洒在琥珀残片上,泛着温润的光,似在呼应千年前长安的鸣响。这光,是松脂的魂,是医道的智,是苏敬的仁心,更是永恒的传承——它跨越千年,仍在照亮医途,护佑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