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治疮疡。这日,搬运工大牛被抬到药铺,他的左腿膝盖处有个碗口大的疮疡,脓血直流,气味刺鼻,陈掌柜用了金黄散、生肌膏,都不见好转。“大牛这疮疡是‘热毒壅盛,气血瘀滞’所致,”陈掌柜叹道,“脓血不除,新肉难生,再这么下去,怕是要截肢了。”
玄奘路过药铺,见大牛痛苦的模样,便上前查看。他发现疮疡周围的皮肤红肿发热,按压时大牛痛得大叫,确是热毒深重之症。“陈掌柜,”玄奘说,“你用的药多是清热的,却少了化瘀生肌的药,难怪效果不佳。”
“那该用什么药?”陈掌柜问。玄奘说:“琥珀既能活血散瘀,又能解毒生肌,若制成膏剂外敷,定能除脓血、生新肉。”他让窥基取出琥珀粉,又对陈掌柜说:“取猪油一斤,熬化后加入琥珀粉五钱、黄丹三钱,搅拌均匀,冷却后制成琥珀膏。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疮疡,清除脓血,再敷上琥珀膏,每日换药一次。”
陈掌柜按方制作琥珀膏——猪油熬化后,加入琥珀粉,锅中顿时泛起淡金色的泡沫,还带着松脂的清香;加入黄丹后,膏体渐渐变成暗红色,冷却后质地细腻,敷在皮肤上竟不觉得油腻。
大牛敷上琥珀膏的当日,疮疡处的疼痛便减轻了;敷到第三日,脓血明显减少,红肿也消退了;敷到第七日,疮疡处竟长出了新的肉芽;不到半个月,疮疡便完全愈合,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大牛能下地走路时,特意给玄奘送了一筐新鲜的螃蟹,感激道:“法师,您这琥珀膏救了我的腿,以后我还能靠搬运养活家人!”
消息传开后,扬州码头的搬运工们纷纷来药铺求琥珀膏。陈掌柜发现,用琥珀膏治疗疮疡,愈合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且不易复发。他对玄奘叹道:“我行医三十年,竟不知琥珀还有这用处,法师真是开阔了我的眼界!”
玄奘又向陈掌柜了解扬州民间用琥珀的情况。陈掌柜说:“扬州的富商喜欢用琥珀做饰品,也有人用琥珀粉治失眠,只是用得不多。倒是有个老渔民,说用琥珀碎块煮水喝,能治咳嗽咯血,只是我没验证过。”
玄奘当即派人找到老渔民。老渔民姓赵,年过七旬,他说:“我年轻时出海捕鱼,淋了风寒,咳嗽咯血,吃了很多药都没用。后来一位高僧告诉我,用琥珀碎块三钱,与川贝母三钱同煮,喝了半个月,咳嗽就好了。”
玄奘让老渔民演示如何煮药——琥珀碎块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三升,与川贝母一同煎煮,煮到水剩一升时,滤出药汤,呈淡红色,入口微苦,却带着一丝清甜。“这药能润肺止咳、活血止血,”玄奘分析道,“琥珀的温性能中和川贝母的寒性,二者同用,既能清热润肺,又不伤脾胃,正好适合风寒入肺、瘀血阻络所致的咳嗽咯血。”
他让窥基记录下这个方子,又对陈掌柜说:“民间藏着许多医道智慧,只是没人整理。我们此次西行,就是要将这些口传经验与文献记载结合,让更多医者受益。”
离开扬州前,玄奘将扬州用琥珀治疮疡、咳嗽的病案整理成册,又查阅了《扬州府志》,其中记载:“隋代,扬州富商以琥珀粉涂面,谓其‘能解毒养颜’,后民间效仿,用琥珀粉配珍珠粉敷面,治面部疮疖。”玄奘将这则记载补充到病案中,心中愈发坚定了编纂《琥珀医禅录》的想法——他要让这藏着禅心与医道的琥珀,成为连接文献与实践、佛教与中医的桥梁。
窥基望着玄奘整理病案的身影,轻声问:“师父,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玄奘抬起头,望着窗外的运河,目光坚定:“回长安。我们已收集了长安、洛阳、蜀地、扬州的经验,是时候开始编纂《琥珀医禅录》了,让这些智慧能传于后世,护佑更多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