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炉烟暖琥珀魂:汉武求仙记
下卷第一回汉武亲试琥珀方边疆金疮显奇功
建元四年冬,长安第一场雪落时,汉武帝的案头摊着两卷文书:一卷是葛洪从蜀地送来的《琥珀辨》,字里行间满是对“顺性用药”的阐释;另一卷是蜀郡太守的奏报,详述琥珀平息瘟疫、救治百姓的始末。少年天子指尖拂过文书上“琥珀性温,主安神活血,非烈火可逼”的字句,想起前日批阅奏折时,偏头痛又犯了——那痛来得急,像有针在太阳穴里扎,连御医用了川芎、天麻,也只缓解片刻。
“传葛洪、张仲景入宫。”汉武帝放下朱笔,目光落在案角那块从蜀地运来的血珀上——那琥珀被冬日暖阳照着,泛着温润的红光,竟让他烦躁的心绪平复了几分。
不多时,葛洪与张仲景来到宣室。汉武帝指着太阳穴道:“近日批奏至深夜,这头痛总也不好,你们看,用琥珀可治?”张仲景上前诊脉,又观察汉武帝的面色,沉吟道:“陛下这是‘肝阳上亢,气血瘀滞’所致。肝主疏泄,熬夜伤肝,肝气郁结则气血不畅,瘀阻头部经络,故生疼痛。琥珀能活血散瘀,若与川芎、白芍配伍,既能通经络,又能平肝阳,当有奇效。”
葛洪补充道:“臣在蜀地时,老臾曾说,头痛剧烈时,将琥珀碎块贴在太阳穴,再用温巾敷之,能借琥珀的温性疏通气血。陛下可先外用缓解,再内服汤药固本。”
汉武帝依言而行。宫人取来一块血珀,磨成薄片,贴在汉武帝两侧太阳穴,又用浸了温水的绢巾裹住头部。不过一刻钟,汉武帝便觉太阳穴处暖暖的,那钻心的痛感竟渐渐消散。他惊喜道:“果然有用!快煎汤药来。”
张仲景当即开方:琥珀粉一钱(研末冲服)、川芎三钱、白芍四钱、天麻三钱、甘草一钱,加水三升,文火煎至一升。药汤煎好后,琥珀粉溶于其中,呈淡红色,入口微苦,却带着松脂的清甘。汉武帝饮下后,当日便未再头痛,连夜间也睡得安稳。
几日后,边疆传来急报:匈奴犯境,汉军虽击退敌军,却有数百士兵受了金疮,伤口化脓流血,军医的止血药竟不够用了。汉武帝想起琥珀治血的功效,当即命葛洪挑选医官,携带琥珀粉与急救药材,赶赴边疆。
葛洪挑选了十名精通外科的医官,备下琥珀粉两百斤、猪油五百斤——他早听闻边疆寒冷,猪油能润肤防冻,与琥珀粉混合外敷,既能止血,又能防止伤口干裂。临行前,他特意叮嘱医官:“若伤口流血不止,先撒琥珀粉止血,再用猪油调和的琥珀膏敷之;若伤口已化脓,需先清理脓血,再敷膏,每日换药一次。”
医官们抵达边疆军营时,正遇到校尉李广利受伤——他左臂被匈奴的弯刀划了一道三寸长的口子,血流如注,军医们正用布条紧勒,却仍止不住血。医官忙取来琥珀粉,撒在伤口上,不过片刻,血便止住了。又调了琥珀膏敷好,用干净的麻布包扎。三日后,李广利的伤口便结了痂,再过五日,竟能活动手臂了。
“这琥珀比止血草还灵!”李广利摸着伤口,对医官叹道。营中士兵见状,纷纷来求琥珀药。医官们按葛洪的方法施治,不过半月,数百名受伤士兵竟大多痊愈。军医将此事奏报长安,汉武帝阅后,当即下令:今后边疆军营,必储备琥珀粉与琥珀膏,作为金疮急救之药。
葛洪接到边疆的奏报时,正与老臾通信。老臾在信中说,蜀地百姓如今不仅用琥珀入药,还会将琥珀碎块悬挂在屋檐下,逢雨季时,松脂的香气能驱散湿气,减少关节疼痛的人。葛洪将这民间智慧记录下来,心想:琥珀的药用价值,本就藏在百姓的生活里,若不是亲赴蜀地,若不是听老臾讲述,又怎能发掘得如此全面?这便是“实践出真知”啊。
下卷第二回水乡淋症求珀药史志互证补医典
建元五年春,江南水乡的雾还没散,一封急信便送到了长安太医院——会稽郡太守奏报,当地连日阴雨,百姓多患“淋症”,小便涩痛,甚至尿中带血,医馆的药材已告罄,求太医院速速支援。
张仲景展开奏报,眉头微蹙:“江南水乡多湿热,连日阴雨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