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结晶。补骨脂的配伍、种子的处理、共生的关系,这些口传的知识,比文献更细腻、更实用,是老祖宗用一辈子的经验换来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
如今,仙药坪的补骨脂长得越来越茂盛,保护基地越来越大,更多的人知道了哀牢山的补骨脂,知道了守药人的故事。这份守护,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只会像仙药坪的雾、哀牢山的风,一代代传下去,谱写出山泽永续、药魂永存的新篇。
赞诗
滇南哀牢藏仙药,骨脂辛温护民康。
箭竹为邻乌头伴,山灵庇佑岁月长。
口传秘辛超文献,实践真知谱华章。
三代守得药魂在,薪火相传永流芳。
尾章
十年后,阿明成了远近闻名的守药人,他不仅守着仙药坪的补骨脂,还在山里种了更多的中草药,比如三七、天麻、当归,还办了个培训班,教年轻人认药、采药、炮制药,把口传的知识和文献的记载结合起来,培养了很多新的守药人。
李三成了中药行业的专家,他把哀牢山的补骨脂推广到了全国,还出口到了国外,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中国的中草药文化,也让更多的人关注中草药的保护。他还经常回哀牢山,帮阿明打理保护基地,给培训班的学生讲课。
陈教授也经常来,他的研究还在继续,不仅研究补骨脂,还研究山里的其他中草药,希望能发现更多的共生关系和口传知识,为中草药的保护和发展做更多的贡献。
仙药坪的补骨脂,每年都长得很茂盛,淡紫色的小花在夏天开放,辛香的果实在秋天成熟,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学者,他们来这里看补骨脂,听守药人的故事,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每年的秋分,阿明都会带着年轻人去仙药坪采药,用竹刀割下果穗,念着“药仙护,山泽养”的口诀,就像当年的岩老爹、太爷爷一样。雾里,穿青布衫的人影还会出现,看着他们,像是在说:“好孩子们,你们做得好,守好药,就是守好人,守好山。”
哀牢山的风,还在吹着,带着补骨脂的辛香,带着守药人的故事,在山里回荡,一年又一年,永续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