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南越珠舶脂香记:汉唐补骨海航传(上卷)

南越珠舶脂香记:汉唐补骨海航传(上卷)(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南越珠舶脂香记:汉唐补骨海航传

楔子

西汉元鼎六年暮秋,广州港的潮水带着咸腥,漫过青石板铺就的码头。南越国宫署的后院里,考古学者林砚秋正蹲在恒温展柜前,凝视着一件出土的波斯玻璃器——器身呈淡蓝色,腹部刻着缠枝葡萄纹,瓶口残留着褐色的凝结物。刚完成的检测报告摊在旁侧,一行字迹格外醒目:“玻璃器内壁残留物,检出补骨脂素成分,年代与南越国时期吻合。”

“林老师,《汉书·地理志》里写‘粤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这补骨脂会不会就是‘果布’的一种?”助手小陈捧着古籍复印件,声音里满是兴奋。林砚秋指尖拂过玻璃器的纹路,忽然想起前日在码头老渔民家听到的传说:西汉时,番商的珠舶常载着“西域香药”来广州,其中有一种褐色籽儿,能治渔民的“腰寒痛”,老辈人叫它“番骨脂”。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珠江口——两千多年前,这里曾泊满番商的海舶,波斯的玻璃、西域的香料、岭南的珠玑,在码头上流转。那粒藏在玻璃器里的补骨脂籽儿,或许就混在“果布”中,随着海浪颠簸,从波斯湾漂到了广州港。它不仅是件贸易品,更藏着一段跨越重洋的医药缘分——西汉的渔民如何用它驱散腰寒,唐代的扬州港如何延续这份传承,而文献里“果布”二字,不过是这漫长故事里,最浅淡的注脚。

晚风卷着珠江的水汽拂进实验室,玻璃器的淡蓝光泽在灯下流转,林砚秋忽然觉得:那粒早已碳化的补骨脂籽儿,像一颗时光的信物,正等着她揭开汉唐海上丝路里,药香与帆影交织的秘密。

上卷一南越港番商献药渔父腰痛初得愈

西汉元鼎七年春,广州港的码头上,番商阿罗憾正指挥着水手从波斯珠舶上卸货物——木箱里装着玻璃器、香料,还有一袋褐色的籽儿,正是他从波斯带来的“补骨脂”。“这是西域的神药,能治‘腰里寒’,”阿罗憾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对围拢的渔民说,“我们波斯渔民在海上淋了雨,就用它煮水喝,当天就能干活!”

人群里,老渔民陈阿公拄着船桨,脸色苍白——他前几日在海上捕鱼时遭遇暴雨,回来后腰痛得不能弯腰,夜里还起夜两回,连渔网都修补不了。“番商,这药真能治腰痛?”陈阿公声音发颤,“我找本地郎中开了草药,喝了三天也没见好。”

阿罗憾从袋里抓出一把补骨脂,递给他:“你把它用黄酒泡一天,再用文火炒黄,煮水喝,连喝三天,要是不好,你来找我!”旁边的本地医者阿南越凑过来,接过补骨脂仔细看——褐色籽儿像缩小的核桃,表皮带着细纹,闻着有股辛香,和岭南的草药截然不同。“番商,这药性偏温还是偏寒?”阿南越问。“温!像太阳晒过的戈壁,能暖腰腹。”阿罗憾笑着说,“我们波斯的医书说,它能‘补骨暖肾’,和你们说的‘肾主骨’是一个道理。”

阿南越带着补骨脂回到药庐,按阿罗憾说的方法炮制:黄酒泡透的补骨脂,在陶锅里炒至微黄,散出浓郁的药香,加水煮沸后,倒在粗瓷碗里,递到陈阿公手中。“阿公,您这是肾阳虚,寒邪侵了肾,”阿南越解释,“这补骨脂能温肾助阳,像给肾里添把火,腰自然就松快了。”

陈阿公接过药汤,一饮而尽。第一晚,他起夜的次数就从两回减到了一回;第三天清晨,竟能弯腰修补渔网,还能提着鱼篓去码头卖鱼。“阿南越先生,这番药太神了!”陈阿公提着新鲜的鱼来谢他,“我这老腰,终于能干活了!”阿南越笑着把剩下的补骨脂包好:“这药得省着用,番商说,下次珠舶来,还会带更多。”

他在竹简上写下:“元鼎七年春,陈阿公,六十岁,肾阳虚腰痛,番药补骨脂(黄酒泡炒)煮水服,三日愈。”竹简旁,《汉书·地理志》的“果布”二字还空着注释——阿南越不知道,他笔下的“番药”,正是后来文献里“果布”的一员,而这段渔民与番商的医药缘分,早已比文字记载,先一步在岭南的海风里扎了根。

上卷二寒湿痹痛施外治椰壳煮药显民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活人禁忌2 怪谈摄影师 雄兵连之武安君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我成了光之巨人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