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故纸情牵:骨脂戏韵医心记(1)

故纸情牵:骨脂戏韵医心记(1)(1 / 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故纸情牵:骨脂戏韵医心记(上卷)

楔子

昆仑墟深处,传说上古有位掌管草木的女神“灵素”,见人间多有“骨痛身残”与“情伤意缺”之苦,遂取昆仑寒土,融自身仙泽,育出一株奇草。此草籽如褐玉,遇寒不凋,嚼之辛温入肾,能续骨健筋,名“补骨脂”;又因它常生于断壁残垣间,似欲填补岁月破损,世人亦称“破故纸”。

女神曾言:“此草双用,一补人身筋骨之缺,二映人心执念之情。”此后,补骨脂随迁徙的部族传入中原,在药圃中疗愈疾苦,在戏文里寄托情思。明代汤显祖着《牡丹亭》,借杜丽娘之口叹“破故纸,怎补得残生缺”,恰是将草之“补骨”与情之“补缺”相缠,让这株草木,在医理与戏韵间,成了跨越时空的“情骨之媒”。

第一卷江南药圃·故纸识初心

一、溪畔“骨脂堂”

明万历年间,江南苏州府吴县,京杭大运河支流旁,坐落着一间“骨脂堂”药铺。药铺掌柜姓苏,名灵汐,年方十八,是个眉目清亮的少女。她自幼随祖母学医,一手“盐炒补骨脂”的炮制技艺,已得祖母真传。药铺门楣上,挂着一块旧木匾,上书“骨脂堂”三字,旁刻小字“补骨亦补心”,是祖父留下的家训。

灵汐每日辰时开门,先到后院药圃巡视。药圃不大,却打理得井井有条,补骨脂与杜仲、牛膝、当归等药草相间而种。此时正是暮春,补骨脂刚抽出新枝,卵形叶片上沾着晨露,淡紫色的蝶形小花藏在叶间,风吹过,散出淡淡的辛香。灵汐蹲下身,轻抚叶片,想起祖母教她的“识草诀”:“破故纸,茎似柔藤,叶有细齿,花如蝶舞,籽褐如珠,霜前采收,盐炒最宜。”

药圃角落,放着一口青石臼,是炮制补骨脂的专用工具。灵汐取出前日采收的补骨脂籽,倒入石臼,加少许海盐,拿起铜杵慢捣。她记得祖母说:“盐入肾经,补骨脂性温,盐炒能引药归肾,让药效直抵腰膝。捣籽要轻要匀,让盐味慢慢渗进去,急不得。”捣好的药粉,还要倒入陶锅,用文火慢炒,直到籽壳微黄,辛香四溢,才算炮制完成。

二、老秀才的“腰膝愁”

一日上午,药铺刚开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秀才拄着拐杖,颤巍巍走进来。他是附近私塾的先生,姓柳,因常年伏案教书,又嗜食生冷,患上了“腰膝冷痛”之症,每逢阴雨天,便痛得无法起身。“苏姑娘,我这老腰,怕是熬不过这个梅雨季了。”柳先生叹着气,脸色苍白。

灵汐扶他坐下,伸手为他诊脉,脉象沉细无力,又看他舌苔白滑,便道:“柳先生,您这是肾阳虚衰,寒湿入络,得用‘补骨脂杜仲汤’内服,再配‘骨脂暖腰膏’外敷。”她转身从药柜取出盐炒补骨脂、杜仲、牛膝,按比例称好,包成药包,嘱咐道:“这药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温服。煎药时,记得先把补骨脂与杜仲用温水泡半个时辰,药效才好。”

随后,灵汐又取来刚炒好的补骨脂粉,与芝麻油一同倒入小陶碗,隔水加热搅拌,制成药膏。“这药膏每日睡前敷在腰上,用布包扎好,次日清晨取下。敷药前,先用温水擦腰,让毛孔张开,药效更容易渗进去。”她边说边用竹片蘸药膏,在柳先生腰上细细涂抹,手法轻柔。

柳先生谢过,拄着拐杖离去。三日后,他精神焕发地再来,笑着说:“苏姑娘的药真神!才敷了三天,腰就不痛了,今早还能给学生们讲课呢!”灵汐笑着递给他一包炒香的补骨脂籽:“先生把这籽带在身边,课间含几粒,能防寒气入体,比吃药方便。”柳先生接过,见籽实褐红饱满,闻着辛香,感慨道:“都说‘骨脂堂’补骨又补心,姑娘年纪轻轻,倒把这话落到了实处。”

三、戏班的“应急药”

吴县有个“玉茗班”戏社,常在县城的戏楼演出,戏班班主是灵汐的远房舅舅。一日,戏班要演《牡丹亭》,扮演柳梦梅的小生突然腰痛难忍,无法登台。班主急得团团转,派人来“骨脂堂”求助。

灵汐随来人赶到戏楼后台,见那小生蜷缩在椅子上,额头冒汗。她诊脉后,知道是“急性腰扭伤,气滞血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怪谈摄影师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我成了光之巨人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啊?我打索伦? 活人禁忌2 雄兵连之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