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秦巴金叶记:拐子七的仙缘本草(上卷)

秦巴金叶记:拐子七的仙缘本草(上卷)(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阳酒浸阴根,还得有阴石镇着,才能阴阳平衡。”他忽然有了主意。

当晚,青崖翁把拌了黄酒的根片铺在青石板上,再用另一块石板压住,埋进松针堆里阴干。松针的清香渗进根片里,黄酒的辛热被青石的阴气收着,既不耗散药力,又能让酒气慢慢钻进根肉里。三天后掀开石板,根片变成了深褐色,闻着有股醇醇的酒香,嚼一口,辛麻感里带着甜,顺着喉咙往下走,腰腹间暖融融的——比生煎时的药力,竟强了三成。

他把这“酒制拐子七”给老栓试,老栓只喝了两剂,阴雨天膝盖就不疼了。可没过多久,山下的铁匠老王也来了,他患痹痛多年,还兼有口干舌燥的毛病,喝了酒制拐子七,关节不疼了,却总上火。青崖翁便想:“老王是阴虚体质,酒制拐子七偏阳,得加点阴药调和。”

他想起崖上长的麦冬,味甘性微寒,归心经、肺经,能滋阴生津——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麦冬的阴性能补老王的阴虚,又不克拐子七的温性,这是五行相生的道理。他便让老王用酒制拐子七配麦冬煎水喝,果然,上火的毛病没了,痹痛也渐渐好了。

后来药农们都学着青崖翁的法子,冬至后采拐子七根,用黄酒拌了埋在青石板下阴干,制成的“酒制拐子七”成了秦巴的宝贝。青崖翁在本草册上补道:“酒制者,借酒之阳,引药入肝、肾二经——肝属木,肾属水,木能疏泄,水能养骨,故治痹痛更捷。青石镇之,制酒之燥,存根之阴,阴阳相济,性味归经更专,此乃炮制之妙也。”

第三卷六气应药:风雨识机缘(五运六气·七情理论)

又过了三年,秦巴的夏天格外多雨,连月不见晴,山脚下的村民们接二连三犯了痹痛,比往年多了一倍。青崖翁翻着他的“运气册”,上面记着:“本年水运不足,太阴湿土司天,厥阴风木在泉——湿邪盛,风邪动,故风寒湿三气杂至,痹痛易生。”

他去看药农采的拐子七,发现今年的根比往年细些,辛麻感也弱了点。“水运不足,山石的精气少了,草的根气就弱。”青崖翁便改了采挖的日子——往年是冬至后三日采,今年他等至冬至后七日,待天上的“水气”稍敛,地上的“土气”渐生,才让药农上山。这次采的根,果然比之前紧实,断面的白浆也稠了。

可即便如此,有个叫翠姑的妇人,喝了酒制拐子七还是不见好。她不仅关节疼,还总觉得胸闷,一喘气就咳。青崖翁诊了她的脉,脉弦而濡:“是湿邪困脾,又兼肝气不舒——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肝气郁了,脾湿更难化,药气也运不到关节里。”

他便想,拐子七主通肾经,可翠姑的病在脾和肝,得找些药材配伍。他想起山里的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能散寒化湿;还有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经,能疏肝解郁。紫苏的温性与拐子七的温性相合,是“相须”——两药同用,温通之力更强;柴胡的微寒能制紫苏的燥,又不克拐子七的温,是“相使”——柴胡引拐子七的药力入肝经,疏肝的同时还能通痹。

他给翠姑开的方子里,除了酒制拐子七,还加了紫苏叶和柴胡。翠姑喝了三剂,胸闷就轻了,再喝五剂,关节疼也消了。青崖翁便对药农们说:“用药如用兵,不能只看一味药的性,得看天的气、人的体。今年湿盛风动,就得加些化湿疏肝的药,不然药再好,也走不到该去的地方。”

可没过多久,又出了岔子——有个药农把拐子七和黄连一起煎了,给家里的孩子治痹痛,结果孩子喝了药,上吐下泻。青崖翁赶紧去看,原来黄连味苦性寒,归心经、胃经,能清热燥湿,可拐子七性温,黄连的寒性与拐子七的温性“相杀”——两药同用,不仅没了药效,还伤了孩子的脾胃。

“这就是七情的道理。”青崖翁召集药农们,拿着拐子七和黄连说,“有些药合在一起,能添力;有些药合在一起,会害命。咱们秦巴的药多,可不能瞎配。就像拐子七,和紫苏、柴胡是朋友,和黄连、黄芩是仇人,这得记牢了。”他还把常见的配伍写在木牌上,挂在药农的屋里,让大家照着做。

那年冬天,秦巴的雪下得早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斗罗V:开局进化蓝银皇,我能起死回生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雄兵连之武安君 怪谈摄影师 活人禁忌2 我成了光之巨人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