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泽泻传奇:禹甸水精录》(下卷)

《泽泻传奇:禹甸水精录》(下卷)(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下卷·水精济世泽万民

第五卷·九河泛滥验奇功

自泽泻初试显效,禹令伯岐率药工沿汝水、颍水两岸采收,十日间得根茎数百担。恰逢黄河支流沁水溃堤,洪水灌入北岸蒲地,百姓避于高地,多染“水臌”之症——或腹满如鼓,按之如囊裹水;或肢肿如椎,皮肉光亮欲裂。禹命苍舒率亲兵护送泽泻至蒲地,伯岐则坐镇临时药庐,按“五运六气”之理调配药方。

彼时正值长夏,土气当令,湿邪与暑热交织,病患多兼见口苦、舌苔黄腻。伯岐曰:“今岁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湿与热结,如油入面,非单味泽泻可解。”遂取泽泻三钱为君,加滑石二两(甘寒,利窍渗湿,“相须”为用)、茵陈一两(苦微寒,清利湿热,“相使”为辅),共煎为汤,名“三妙饮”。

有蒲地老农,年六十余,患水臌半月,每日小便仅数滴,腹胀如抱瓮,卧则喘促。其子求医,伯岐诊其脉滑数,观其目睛微黄,叹曰:“此乃湿热壅滞,水道不通,如夏泽久雨不泄,必生腐草。”予“三妙饮”,日服三剂。次日,老农如厕三次,小便量渐增,腹胀稍减;三日后,竟能扶杖行走,自诉“腹中如去石碾,轻快如少年时”。

禹闻之,亲至蒲地药庐,见排队求药者绵延数里,药工煎煮泽泻的水汽蒸腾如雾,与河滩上的芦苇荡连成一片。他对伯岐曰:“此物能救万民于水厄,当记其功。然采收不易,当教百姓辨识种植,以备后用。”伯岐遂绘泽泻图谱,注明“生于浅泽,叶如箭镞,根如白玉”,令画工刻于木牌,立于各村口。

第六卷·七情配伍制偏性

泽泻大规模应用三月后,营中渐现新症:有士兵服之过久,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之象。伯岐诊之,见其舌红少津,脉细而数,惊曰:“泽泻性微寒,久服泄水太过,必伤阴液,如秋泽过枯,草木失润。”急寻调和之法。

一日,伯岐于药囊见熟地(甘温,滋阴补血),忽思“五行相生”之理:肾属水,肝属木,泽泻泄肾水过甚,则肝木失养(水生木),故生眩晕。遂取泽泻与熟地同煎,尝之,苦辛之味稍缓,添了几分甘润。试用于头晕士兵,三日后症状大减。伯岐悟曰:“泽泻泄水,熟地补水,一泄一补,如天地之潮涨潮落,此‘七情’中‘相畏’之道也——以熟地之温,制泽泻之寒;以熟地之滋,补泽泻之泄。”

又有妇人,产后涉水,得水肿之症,四肢肿如棉絮,畏寒肢冷,脉沉迟无力。伯岐曰:“此乃阳虚水停,如冬泽冰凝,非温阳不能化。”遂用泽泻配伍附子(辛热,温阳散寒)、白术(甘温,健脾燥湿),名“温阳泄水汤”。妇人服后,先觉腹中暖意渐生,继而小便通利,五日肿消,畏寒亦减。伯岐记之:“泽泻虽寒,得附子之热,则寒化为温;得白术之补,则泄中有固,此‘相使’之妙,在医者权衡耳。”

禹闻伯岐探索配伍之法,赞曰:“草木有性,如人之有脾性,善用者能化戾气为祥和。汝之所为,合‘天人合一’之道——人顺药性,药合人情,方为至善。”

第七卷·根系固堤显天工

治水进入关键期,禹率民于黄河龙门段筑堤,然泥沙松软,堤坝屡筑屡溃。一日,狂风骤雨,新筑堤坝塌陷三丈,民工欲以巨石填补,禹止之曰:“巨石虽重,难抵暗流冲刷,当学草木之智。”

他忆起泽泻根系如网,能固泥于沼泽,遂令伯岐:“取泽泻幼苗,遍植堤坝缝隙。”伯岐不解:“此药能治水病,焉能治河堤?”禹指河滩:“汝观芦苇丛生处,泥沙不易流失,因其根须盘结。泽泻根密如织,植入堤中,必能锁土固堤,此‘以水生物治水患’,合‘五行’土克水之理。”

民工依令而行,将数十万株泽泻幼苗植入堤坝夯土的缝隙中。月余后,泽泻茎叶破土而出,如翡翠镶嵌堤岸;其根系在地下蔓延,与泥沙纠缠成网,竟使堤坝牢不可破。汛期再至,洪水冲击堤岸,只见泽泻茎叶随风俯仰,而堤身稳如泰山。监工叹曰:“此物不仅能治人之水,更能治地之水,真乃‘水精’也!”

禹立于堤上,见泽泻与芦苇共生,根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四合院:开局爆锤众禽 斗罗:抢走小舞,弑神 火系法爷修炼指南 霸道妊妻爱上吊丝代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一入网游不复还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斗罗:死遁归来,修罗场里当团宠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LPL别联系了,我们真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