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青囊外史:麻黄辨》(上卷)

《青囊外史:麻黄辨》(上卷)(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药刚下肚半个时辰,老巫祝忽然浑身抽搐,冷汗出得更凶了,嘴唇发紫,喘着喘着,头一歪,竟没了气息。

老巫祝死了,死在他守护了一辈子的草药手里。部落里炸开了锅,有人哭,有人骂:“这麻黄根本不是仙草,是毒草!”有人指着阿母:“你不是说它能救命吗?怎么害死了巫祝大人?”阿母跪在老巫祝的遗体旁,眼泪砸在冰冷的地面上:“不是麻黄有毒,是用错了啊……”

她掰开老巫祝的手,那手还攥着半块祭祀用的麦饼,枯瘦的手指蜷曲着,像在抓什么抓不住的东西。阿母忽然站起身,对围观的族人高声说:“今日巫祝大人的死,是要教我们一个理:草木无对错,错在用药的人!麻黄能救命,也能杀人,关键是看给谁用,怎么用!”

第三回掘根偶得悟生死两重天

老巫祝的葬礼过后,部落里没人再敢碰麻黄,那束挂在屋檐下的麻黄茎,被人扔到了戈壁滩上,任风沙抽打。阿母却悄悄捡了回来,藏在自己的茅草屋里。她夜里总睡不着,反复琢磨:为什么同样是麻黄,有的人用了活,有的人用了死?图谱上的字,是不是漏了什么?

一日,她在戈壁上采药,见去年种麻黄的地方,冒出了新的绿芽。她蹲下身,想把新苗扶正,手指一刨,竟挖出了麻黄的根——那根须盘根错节,呈红褐色,外皮粗糙,像老树皮,折断时,断面是黄白色的,没有茎那样的辛烈气,反倒带着点淡淡的涩味。

“这根,和茎长得完全不一样,”阿母喃喃自语,“性子会不会也不一样?”她想起老巫祝临死前的虚汗,忽然心里一动:茎能发汗,那根会不会……能止汗?

恰好这时,部落里有个孩童,得了“盗汗”的病,夜里睡着后,汗能把枕头湿透,白天精神差,小脸蜡黄,像颗晒蔫的草芽。阿母抱着试一试的心思,取了麻黄根,洗干净,切成片,用陶罐慢慢熬,熬出的汤是浅棕色的,喝起来有点涩,却不呛人。她给孩童喂了小半碗,第二天一早,孩童的母亲惊喜地跑来:“阿母!孩子昨晚没出汗!枕头是干的!”

连喂了五天,孩童的盗汗竟真的好了,小脸也渐渐有了血色。阿母又找了几个总爱出虚汗的族人,用麻黄根煮汤喝,果然都见效。她把麻黄根和麻黄茎放在一起,对着太阳看:茎是青绿色的,中空,像能透气的管子,难怪能把汗“透”出来;根是红褐色的,扎实,埋在土里,像能抓住泥土的手,难怪能把汗“收”住。

“原来如此!”阿母恍然大悟,“麻黄这东西,茎属阳,性发散,能把闭在体内的风寒赶出去,适合无汗的实症;根属阴,性收敛,能把跑出去的精气收回来,适合多汗的虚症。这就是‘部位不同,药性相反’啊!”她找出那卷残破的兽皮图谱,用炭笔在旁边补了一行字:“根可止汗,治虚汗不止;茎可发汗,治无汗风寒。”

第四回篝火传医理故事代竹简

阿母把麻黄根和茎的用法,在部落的篝火旁讲了一遍又一遍。可族人里,能看懂兽皮图谱的没几个,年轻人听她说“阳”“阴”“实症”“虚症”,更是一脸茫然。有个放牛的少年挠着头问:“阿母,啥叫实症?啥叫虚症?我咋知道自己是该用根还是用茎?”

阿母看着篝火里噼啪作响的柴木,忽然有了主意。她捡起两根树枝,一根是刚从柳树上折的,青嫩多汁,另一根是地上捡的枯木,干硬易断。“你们看,”她举起青嫩的树枝,“这树枝有水有劲儿,像那些年轻力壮、受了风寒却没汗的人,他们是‘实’,像被石头堵住的泉眼,用麻黄茎这把‘凿子’,一凿,泉水(汗)就流出来了。”

她又举起枯木:“这枯木没水没劲儿,像老巫祝和盗汗的孩子,他们是‘虚’,像破了洞的水桶,水(汗)一个劲儿往外漏,得用麻黄根这‘补丁’,把洞补上,水才能留住。”众人听得眼睛发亮,放牛少年一拍大腿:“我懂了!壮实人没汗用茎,虚弱人多汗用根!”

阿母还编了个顺口溜,教给部落的孩子们:“麻黄生戈壁,一身两般气;茎如箭,能破闭,无汗风寒找它去;根如锚,能收气,虚汗不止全靠你。”孩子们唱着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LPL别联系了,我们真不熟!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四合院:开局爆锤众禽 斗罗:抢走小舞,弑神 霸道妊妻爱上吊丝代 火系法爷修炼指南 一入网游不复还 斗罗:死遁归来,修罗场里当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