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的一笔。
尾章
雍正十年,《四川通志》正式刊行,“川芎与何首乌、升麻并列蜀地代表性药材”的记载,随着驿道传遍天下。此时的川伯已年过七旬,将药锄传给了儿子,自己则常坐在川芎田边,看岷江水流淌,看后生们劳作。
有个后生问:“爹,《四川通志》说咱的芎‘冠蜀产’,以后会不会被别的药比下去?”川伯指着田里的川芎:“你看这芎,根扎在蜀地的土里,就不会变。何首乌再好,不能治头痛;升麻再妙,不能通经血。咱的芎,就像蜀道,能通南北,能连上下,这才是它的本分。”
夕阳下,芎田的辛香与岷江水的潮气交织,飘向远方的蜀道。这株被《四川通志》郑重记载的草木,正以“蜀地代表”的身份,继续书写着与这片土地的千年缘分。
(上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