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采苓歌》上卷

《采苓歌》上卷(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用泉水泡软,喂给小鹿,又在它伤口上抹了点苓的黏液。

第二天,小鹿不见了,原地留下了三颗饱满的苓,像是谢礼。阿薇觉得稀奇,就把这事编进歌谣里:

"小鹿伤,苓边躺。

采苓人,分半颗。

明日来,苓三双。

山有情,咱不忘。"

这歌谣一传十,十传百,从首阳山传到了渭水流域。有路过的"采诗官"(周天子派来收集民间歌谣的官吏)听见了,觉得这歌"朴而有义",便记在竹简上,带回了镐京。

采诗官问伯苓:"这苓,为何要采得这么讲究?"

伯苓指着首阳山:"山是活的,苓是它的孩子。咱采苓,不是抢,是借,借了要还,还了才能再借。这歌,是记着怎么借,怎么还。"

采诗官点点头,在竹简旁批注:"首阳采苓,有节有度,歌谣所咏,乃天人相得之道。"这竹简后来被编入《诗》,成了《小雅·采苓》的雏形——只是那时的"苓",还泛指山林中的灵草,直到后世的注家考证,才点明其中最珍贵的,便是那黑褐如漆、藏于腐土的猪苓。

四、敬则得福违则遭警

伯苓老了,背驼得像首阳山的石拱桥,却仍坚持在采苓前给年轻人讲"山规"。"有回,"他用骨刀在地上画着苓的样子,"族里有个后生,贪心,把一片苓窝挖得精光,还说'山的东西,不采白不采'。"

后生叫石生,性子野,不信山神。他趁伯苓不在,带着几个同伴,把枫树下的苓挖了个底朝天,连刚冒头的苓芽都没放过,还把薇叶扔在地上踩。

那天晚上,首阳山起了大雾,浓得化不开,石生他们在山里迷了路,走了一夜也没出山。更怪的是,他们的脚踝突然肿了起来,像灌了铅,疼得钻心——那正是苓能治的水肿病。

"是山在警示啊。"伯苓带着族人去找,在雾里喊了半天,才听见石生的哭喊声。找到他们时,几个后生正跪在地上磕头,脚踝肿得发亮。

伯苓没骂他们,只是从药篓里取出颗陈年的苓,煮成汤给他们喝。喝了汤,水肿渐渐消了,雾也散了。伯苓指着被挖空的苓窝,对石生说:"你看,山不罚你饿肚子,罚你得水肿,是让你记着:苓是治这病的,你伤了它,它就没法护你了。"

石生红着眼,跟着伯苓在苓窝旁补种了苓的菌种(用老苓的碎片拌腐叶),又埋下块最好的鹿肉干,算是给山的赔礼。"我错了,"他对着山磕头,"以后再也不敢贪心了。"

第二年春天,那片苓窝竟又冒出了新的苓芽,比往年的更壮。伯苓笑着说:"山记仇,也记好。你改了,它就还肯给你。"

这事被阿薇编进了新的歌谣,唱得更响了:

"采苓别太贪,留些给山看。

挖光苓的窝,水肿找上门。

补苗又赔礼,山才笑盈盈。

首阳有灵草,敬它得安宁。"

歌谣飘出首阳山,传到了更远的部落。人们都说:"首阳山的苓有灵性,采的人得懂规矩。"连周天子派来的官吏,路过首阳山时,都要先祭拜山神,才敢让随从采苓,还特意记下采苓的歌谣,说要带回镐京,"让天下人都学学这敬山的道理"。

五、诗脉初显薪火相传

伯苓走的那天,首阳山落了场小雨,像山在流泪。他临终前,把那把骨刀传给了石生,又把阿薇的歌谣抄在羊皮上(用炭笔,是部落里最珍贵的记录),说:"这歌,比苓还重要。歌在,规矩就在;规矩在,山就在;山在,咱子孙后代就有活路。"

石生成了新的药正,他比伯苓更严,采苓的规矩定得更细:春采苓,秋必补种;采一颗大的,必留三颗小的;谁要是违反,就罚他去守山三个月,不准碰苓。

阿薇的歌谣,被来往的商人、信使带到了中原。有个鲁国的学者,听了歌谣,感慨道:"这就是'礼'啊!取之有节,用之有敬,圣人说的'天人合一',原来百姓早就在做了。"他把歌谣记在竹简上,题为《首阳采苓歌》,说"其义近于《诗》"。

许多年后,当《诗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怪谈摄影师 活人禁忌2 我成了光之巨人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雄兵连之武安君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