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断面的白纹里,竟映出个模糊的人影,像个站在云里的巨人。
他想起老人们的话,心里一动,对着黑疙瘩拜了拜:\"是山神的泪吗?能救我村里人吗?\"
黑疙瘩没动静,只是握在手里,凉丝丝的,像块冰,却不冻人,反而带着点暖意,顺着掌心往心里钻。
石生把黑疙瘩揣在怀里,往山下跑。路过山神庙时,他进去烧了炷香——香是自己采的艾蒿,凑合用。\"山神爷,若这真是您的泪,求您显灵,救咱村里人。\"他对着神像磕头,额头磕出了血,滴在香炉里,竟冒出缕青烟,绕着神像转了三圈。
三、珠解水厄初显神威
石生把黑疙瘩带回家,放在锅里煮。水开了,黑疙瘩慢慢变软,汤变成茶色,飘着股土腥的甜。他先舀了勺,吹凉了喝——没怪味,咽下去,肚子里像开了扇窗,之前憋的气,顺顺当当排了出去。
\"有用!\"他赶紧把汤分给村里的水肿病人。最严重的是个瞎眼的老婆婆,肚子胀得躺不下,喝了两碗汤,夜里竟能翻身了,还解了次小便,尿色黄得像茶,解完后,肚子明显瘪了些。
\"神药!真是神药!\"村里人围着石生,把黑疙瘩传着看,像捧个宝贝。石生说这是太白山神的泪变的,大家就叫它\"神珠\"。
石生没贪功,带着村里人去山神庙祭拜,还把剩下的半块神珠埋在庙后的土里,\"让它再长,以后还能救更多人。\"
说来也怪,那半块神珠埋下去,第二年竟长出一窝小神珠,个个圆滚滚的,像石生挖的那颗的孩子。石生教村里人挖:\"要找腐叶厚的地方,找老树根多的地方,挖的时候轻着点,别伤了根,挖完把土填回去,给山神磕个头。\"
他还定了个规矩:一家最多挖三颗,够治病就行,多的留给别人,留给山。谁要是不听话,就不准再进山。
村里人都信石生,也信山神,规矩执行得好好的。水肿病渐渐少了,大家开始把神珠当宝贝,挖了晾干,串成串,挂在孩子脖子上,说能辟邪;妇女们把神珠磨成粉,混在面里蒸馍,说能强身。
太白山神在冰晶宫里看着,万象珠里映着石生和村民们的笑脸,玄铁做的嘴角,竟微微往上翘了翘。他胸口的万象珠,也亮了些,像是在夸他做得对。
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邻村的地主听说了神珠,带了家丁,拿着锄头,闯进太白山,见神珠就挖,不管大小,连带着周围的腐叶、树根,都刨得乱七八糟。
\"这是宝贝!都是我的!\"地主红着眼,指挥家丁往马车上装,\"挖!给我往死里挖!挖完了,这山就是我的药库!\"
家丁们不敢违命,把石生他们留着的小神珠、刚冒头的嫩芽,全刨了出来,装了满满三车。地主站在山上,叉着腰笑,没看见脚下的土在冒烟,没听见远处的林子里传来低低的咆哮。
四、迷雾锁贪神罚初现
地主的马车刚走到太白山的山口,天就变了。起雾了,不是山里常见的薄雾,是浓得化不开的白雾,像掺了棉絮,一下子就把路堵死了,连车轮子都看不清。
\"咋回事?\"地主骂骂咧咧,\"刚才还大太阳呢!\"
家丁们想往前冲,却像撞在墙上,雾硬得能托住人。有个家丁不信邪,拔出刀往雾里砍,刀刚进去就没了影,雾里传来声惨叫,再没动静。
\"邪门了!\"地主吓得腿软,\"这是啥?是妖吗?\"
就在这时,雾里传来个低沉的声音,不是人的,也不是兽的,像是山在说话:\"贪心的人,拿了不该拿的,就留下吧。\"
地主这才想起石生说的山神,\"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山神爷饶命!我错了!我把神珠还回来!\"
他让家丁把神珠往雾里扔,可神珠刚出手,就被雾卷了回去,掉在他脚边,像在嘲笑他。
雾越来越浓,浓得发绿,带着股土腥的苦,闻着就让人头晕。家丁们开始咳嗽,咳着咳着,脸就肿了起来,跟村里得水肿病的人一个样,只是肿得更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