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经云白、肝经云青、心经云赤、肾经云黑、脾经云黄,五云交汇处,赫然显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的古篆,每字皆由金箔的医经要诀凝结而成。
第七折龙参大道贯古今
冬至夜子时,东狮山与朱标古墓突然爆发出共鸣般的嗡鸣。参田中央的母根通体透亮如水晶灯,根须竟按十二经脉走向疯长,在地面铺展出三丈见方的人体经络图——手太阴肺经根须如白练横亘、足厥阴肝经根须似青藤盘曲、手少阴心经根须若赤绳缠绕、足少阴肾经根须犹黑蟒蛰伏,十二经根须交汇处,母根化作巨大的太极图,阴阳鱼眼分别为龙太子与朱标的虚影:龙太子口吐冬髓晶,晶面映着“肾为先天之本”的古篆;朱标手引夏茎火,火苗舔舐着“心为君主之官”的金匾,鱼身则由春芽、夏茎、秋露、冬髓的光影构成,四象在图中永恒流转,每旋转一周,便引动东狮山的五座山峰按五行变色:东峰青芒(木)、南峰赤焰(火)、中峰黄土(土)、西峰白霜(金)、北峰玄冰(水),如天地五行旗阵轰然展开。
朱标古墓的地宫穹顶突然浮现历代医家虚影:扁鹊身着青衫,按脉处显春芽经络;华佗身披赤袍,执针处燃夏茎火光;孙思邈白髯飘拂,炼丹炉中腾秋露白烟;李时珍蓝衫磊落,笔走处结冬髓墨晶。四位医家虚影同声诵念:“春治肝、夏治心、秋治肺、冬治肾,四季脾旺不受邪。”话音落时,墓室地面的青砖竟按二十四节气裂开,每块砖下都埋着对应时节的参药标本:雨水砖藏髓潮化芽、大暑砖存雷火炼参、霜降砖凝露结珠、冬至砖封髓结晶,俨然一部刻在地下的《本草岁时大典》。老秀才踏过“春分”砖,见砖下春芽标本的根须自动组成肝经图,触之即感两胁气机舒展,此乃扁鹊“望闻问切”中“切脉应时”的活态演绎。
龙太子与朱标虚影在太极图中合声而言:“吾等以龙精火德化此神品,非为草木形质,实为医道舟楫——顺时者,如春芽得木气而疏肝;逆时者,如冬髓遇燥气而凝涩。”言毕,母根突然喷出四道彩光:青光束中现《伤寒论》“春伤于风,夏必飧泄”的条文、赤光束中显《千金方》“夏宜清心,食苦败火”的图谱、白光束中映《温病条辨》“秋伤于燥,上干清窍”的医案、玄光束中刻《景岳全书》“冬宜补肾,藏精待春”的要诀,四道光带交织成“顺时养生”的金匾,悬于东狮山巅。
此时柘荣村的药农们忽见自家药柜异动:春芽罐中飘出青雾,绕着肝郁患者的太冲穴旋转;夏茎罐中迸出赤星,落于心火亢者的少府穴熄灭;秋露罐中凝出白霜,敷在肺燥患者的尺泽穴化露;冬髓罐中涌出玄波,漫过肾虚患者的太溪穴成潭。更惊人的是中央母根罐,土黄色参气如黄龙出洞,盘绕在脾虚者的足三里穴,竟将《脾胃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条文刻在患者的舌苔上。
太极图的光影突然加速,四象虚影脱离图中,化作实体游走于参田:青龙口衔《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竹简、朱雀爪握《脉经》“夏脉如钩,冬脉如营”的玉册、白虎尾扫《本草纲目》“秋露繁时,收之以熨目”的图谱、玄武背驮《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的石经。老秀才追随四象至朱标古墓,见墓室石椁上的龙纹竟演变为“医学源流图”:从伏羲画卦(医之始)到神农尝草(药之祖),再到黄帝问医(经之基),直至唐宋元明的医家薪火,皆由太子参的四季形态串联——春芽为伏羲八卦的木爻、夏茎是神农火德的炎纹、秋露成黄帝内经的金简、冬髓作李时珍的水墨,千年医道竟浓缩于一株草木的轮回。
龙太子与朱标虚影最后合为一体,化作人形立于太极图中,身着嵌有四季参纹的道袍:左袖绣春芽疏肝图、右袖织夏茎清心纹、前襟染秋露润肺色、后背绣冬髓补肾景,腰间束带则是中央脾土的太极扣。他抬手抚过参田,所有根须突然离地悬浮,按经络走向排列成“人体小宇宙”,与空中的“天地大宇宙”形成呼应。老秀才顿悟:太子参的四季轮回,原是天地将“人法地,地法天”的大道具象化——春芽对应东方肝木,应春风而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