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气机妙演
清灵蝶穿过拱门,青梧拾级而上,发现每层台阶都刻着不同的气机升降图:第一层刻"清阳出上窍",绘有人体头面七窍,清气如云雾般从孔窍中溢出;第二层刻"浊阴出下窍",绘有人体前后二阴,浊气似流水般从窍道中排出;第三层刻"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气如春风拂过皮肤,浊气似细雨润泽脏腑。
登上顶层,中央立着一座丈许高的"清浊璇玑仪",上半部分是青色气轮,刻有肝、胆、目、筋等属清的脏器符号;下半部分是白色水轮,刻有肺、大肠、鼻、皮毛等属浊的脏器符号;中间以枣木轴相连,轴上刻着"肝升肺降,脾居中轴"八个古篆。璇玑仪旁,一位身着青白衣裳的仙童正在调试轮盘,他的衣裳前襟绣着清气上升的云纹,后襟绣着浊气下降的水纹,腰间玉葫芦上"清浊"二字正反可辨,寓意清浊互根。
"夫清者,天之阳也;浊者,地之阴也。"仙童转身,声音如泉水叮咚,"肝属厥阴,体阴而用阳,其气升发如清阳之升;肺属太阴,体阳而用阴,其气肃降似浊阴之降。清明时节,若清阳不升,则肝气郁结,头目眩晕;若浊阴不降,则肺气壅滞,胸闷痰多。"
说罢,他转动璇玑仪的青铜把手,青色气轮与白色水轮开始反向旋转,模拟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青梧见状,仿佛看到无数细小的"清气"从模型的肝脏部位升腾,沿着经络到达头部,而"浊气"则从肺部沉降,通过脾胃注入大肠。仙童取来木蝴蝶与薄荷,分别放置在青色气轮与白色水轮的凹槽中:
-木蝴蝶接触青色气轮,翅脉瞬间张开,如羽翼舒展,缓缓向上升腾,同时释放出清苦之气,化作青色云雾飘向模型的头部,模型的"眩晕"症状逐渐缓解;
-薄荷触及白色水轮,叶片微微卷曲,如秋风扫落叶般下沉,释放出辛凉之气,化作白色溪流流向模型的肺部,模型的"胸闷"症状渐渐减轻。
两股气流在模型胸中相遇,形成一个巨大的螺旋状清气柱,清气柱的顶端连接头部百会穴,底端通达腹部气海穴,恰似天地间的龙卷风,将清浊二气有序运转。
四、相使妙理·清浊和鸣
"木蝴蝶与薄荷,一者轻清入肝,升发清阳;一者辛凉入肺,肃降浊阴,此乃'相使为用'的典范。"仙童以玉尺指点璇玑仪,投射出七情配伍图谱,"木蝴蝶为君药,因其体轻气薄,能疏肝气之郁,启清阳之升;薄荷为臣药,因其气香性凉,能清肺气之滞,助浊阴之降。二药合用,如春日清风拂过湖面,既扬清又涤浊。"
青梧触类旁通,从药篓中取出桔梗与杏仁,请求演示更多配伍可能。仙童欣然应允,将桔梗(载药上行)放在青色气轮边缘,杏仁(降气止咳)置于白色水轮边缘,只见:
-木蝴蝶的青气如风筝线,牵引着桔梗的白气向上漂浮,直达模型的咽喉部位,原本堵塞的"咽喉"如被春风吹开,露出通畅的气道;
-薄荷的凉香如秋雨,推动着杏仁的黄气向下沉降,直达模型的大肠部位,原本停滞的"肠道"如被溪水冲刷,恢复传导功能;
-四药合煎的药液在璇玑仪下方的玉鼎中沸腾,青气、白气、黄气相互缠绕,形成"清升浊降"的立体网络,恰似清明时节的大气层:上层晴朗(清气在头面),中层和暖(中气在脾胃),下层湿润(浊气在大肠)。
仙童又演示了病理状态:若减少木蝴蝶的用量,青色气轮转速减慢,模型头部逐渐被灰色云雾笼罩,出现"眩晕"症状;若减少薄荷的用量,白色水轮近乎停滞,模型肺部堆积黄色痰湿,出现"痞满"症状。唯有二者按比例配伍,方能如天平两端重量相等,清升浊降顺畅无阻。
五、台畔悟真·五运玄机
午时时正,璇玑仪的青气轮与白气轮突然发出共鸣,投射出今年的五运六气图:丁巳年,天干丁属阴火,地支巳属厥阴风木,主运为"少角"(木运不及),客气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青梧皱眉问道:"木运不及,肝血本虚,为何反用辛散之薄荷?岂不是更伤肝阴?"
仙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