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色彩,如流动的五行符号。地知翁指着西方天际的火星(荧惑)与金星(太白),此时两星与地球(镇星)形成直角,恰如中医的“三才定位”。
“火星属火,金星属金,地球属土,火克金而土生金,此乃‘制则生化’之理。”他轻抚通灵根,根须上的赤白纹路此刻如桥梁横跨火金二星,“黄柏得火土之气,故能泻火而不伤金;生地得水木之精,故能滋水而不克火;知母得金土之性,故能润燥而不伐木。此乃‘五行相侮’的妙用。”
正说着,丹顶鹤衔着青帝玉简飞来,玉简上刻着:“春分调阴阳,需知‘热不寒凝,寒不冰伏,燥不烈,润不腻’。”地知翁微笑道:“青帝此谕,道破‘和而不同’的医道真谛。正如这春分的黄河水,清浊相和,方能源远流长。”
结语·春分雨脚落声微
春分之夜,黄河两岸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天上繁星坠落人间。柏娘与地知翁坐在船头,听着黄河水的涛声,看着两岸百姓家中透出的温馨灯火——那些曾被寒热往来困扰的人家,此刻正安睡在阴阳调和的春夜里。船头的坎离膏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与天上的星月遥相呼应,恰似中医天人合一的永恒注脚。
赞诗
《春分·咏黄柏生地》
玄鸟徊徨昼夜争,地知翁起调琴笙。
黄柏煎成离火液,生地酿就坎泉泓。
阴阳有象藏膏里,水火无形入腹中。
最是一年风日好,半江瑟瑟半江红。
预告·第五回清明·桐始华时清肝火黄柏燥湿止淋浊
且说柏娘别过地知翁,溯流而上,行至江南丘陵。时逢清明,却见桐花早凋,山林间雾气弥漫如浊酒。百姓多患目赤肿痛,小便浑浊如米泔,妇人带下赤白如脓。细查之下,乃太阴湿土主气,少阳相火客气,湿热熏蒸肝胆。正忧虑间,忽闻竹林深处传来“刷刷”的药锄声,一位身着蓝衣的女子走出,鬓边黄柏叶上沾着晨露,腰间竹篓里装着黄柏、车前子、龙胆草,衣袂上绣着“清热燥湿”四字……
(第四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