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金”的循环。
“立春者,‘三阳开泰’,如肝木得春风之助,脾土承木气之生。”柴娘轻抚通灵根,根须上的青色与黄色纹路此刻如嫩柳抽芽,“肝需疏,脾需运,今用柴胡、薄荷疏肝气,白芍、茯苓健脾运,正是‘疏运结合,木土相和’,如春日播种,深耕浅埋,以待秋收。”
芩儿点头附和:“《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今治肝脾而顺应春气,乃‘天人合一’之要。肝气疏则气血畅,脾运健则痰湿化,此乃‘治未病’的上工之术。”
贝母姑娘指着星空中的“农星”(主东方):“农星明,则木气盛。此乃提示我们,疏肝需兼养肝血,当以酸甘之品佐之,如柴胡配当归,正合‘肝体阴而用阳’的治则。”
正说着,丹顶鹤衔着青帝玉简飞来,玉简上刻着:“立春调肝脾,需知‘疏勿过散,柔勿过滞,运勿过燥,补勿过腻’。”柴娘微笑道:“青帝此谕,道破‘中庸调和’的玄机。正如这立春阳气,虽初萌却需呵护,全在一个‘和’字。”
结语·春回大地万物生
立春者,阳气初升,万物萌动,如肝脾调和之始,气血生化之源。芩儿与柴娘以“疏肝健脾、调和气血”之法,解肝郁之困,补脾土之虚,正是“顺天时,调气血,致中和”的医道终极。至此,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圆满收官,然中医之道,如四季轮回,生生不息,正应《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旨。
赞诗
《立春·咏柴胡》
东风解冻柳丝长,柴娘踏露采青裳。
疏肝自有将军剑,健脾能开宰相堂。
七情调燮阴阳畅,五行生克木土康。
最宜饮就逍遥散,一笑春回百草芳。
全书终
注:本回紧扣立春“肝木偏亢”的特性,融入五运六气(风木相火相搏、肝郁脾虚)、脏腑理论(肝脾不和、气血瘀滞)、药物配伍(柴胡与白芍相须、茯苓相使),通过木神考验、疏肝坡等神话场景,阐释“疏肝理气、调和肝脾”的中医思想。柴娘的形象对应柴胡的“轻清疏达”特性,黄河、柳笛等元素强化其“入肝胆经、解郁退热”的药性。至此,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完成闭环,贯穿全年的中医智慧与自然节律交相辉映,展现“天人合一”的传统医学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