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转,如日月交替,寒暖更迭!”他手持木勺,将汤饼分发给众人——饼皮一半为小麦粉(阳),和以柴胡汁,呈淡青色;一半为荞麦粉(阴),和以黄连汁,呈浅褐色;中间的馅料以白术、茯苓、干姜、黄连研末,拌以蜂蜜,甜中带苦,苦后回甘。
阿橘穿梭在人群中,分发“柴胡香囊”:“此香囊以柴胡、陈皮、砂仁制成,佩于胸前,可防少阳感冒,还能提神醒脑,读书劳作皆相宜!”少女的发辫上已换上新的柴胡苗,随着步伐轻摇,宛如春风中的嫩枝。
多年后,蜀地形成“春分吃汤饼、戴柴胡香囊”的习俗。成都的“枢机汤饼铺”声名远扬,其特制的“阴阳汤饼”需用晨露和春芽汁合面,馅料中加入蜀地独有的“三焦草”,据说能通利上中下三焦。每至春分,药铺的柴胡销量必增三成,伙计们会在门前摆放巨大的柴胡根,供百姓触摸,寓意“摸柴胡,顺枢机”。
当最后一缕药香融入春风,岐黄望着昼夜平分的天空,只见玄鸟群正排成“一”字掠过,羽翼恢复了统一的青黑色。他忽然想起句芒的话:“枢机者,非静止之轴,乃转动之枢。”中医之道,正如春分的太极图,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动态的调和,如柴胡的疏泄,白术的固守,在运动中寻求永恒的平衡。
章回赞诗
玄鸟衔春到蜀川,雷门启闭理枢旋。
柴胡解结和阴阳,白术培中固后天。
九野烟霞开泰象,三焦气血走坤乾。
且看昼夜平分处,一鼎汤煎日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