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阴阳交泰枢机转

阴阳交泰枢机转(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滞,失其本能。”

岐黄取出从药庐带来的“调和阴阳散”——以柴胡四两、黄芩二两、人参一两、炙甘草一两研成,药粉中还混合了清晨采集的朝露与黄昏收取的暮气,“此药以柴胡为君,味苦入少阳,能疏利枢机;黄芩为臣,清泄相火;人参、甘草为佐使,扶正中焦。今借天地之枢机,可通人体之枢机。”

第三章柴胡疏滞的天地之煎

卯时,岐黄与句芒来到都江堰“阴阳鱼”祭坛。这座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祭坛,中央的太极图已裂痕累累,阳鱼的眼睛泛着幽蓝寒雾,阴鱼的眼睛冒着赤红热气,宛如两个正在搏斗的巨人。

“柴胡生于少阳,春生夏长,得木火之气。”岐黄捏起一撮调和阴阳散,“今以其苦泄之性,疏解巽宫之滞。”他走向阳鱼眼,将药粉撒入寒雾,只见柴胡粉遇雾竟化作无数细小的柴胡苗,根须扎入冰面,冒出缕缕青烟。

句芒以木尺敲击祭坛东南角(巽位),念道:“巽为风,为入,为木,少阳枢机,开阖由之!”话音未落,阳鱼眼的寒雾中竟浮现出柴胡的根茎,如无数细小的钥匙,插入冰面的锁孔。与此同时,阿橘在药庐前点燃“阴阳烛”,烛身的朱砂与磁石粉受热升华,在空中形成柴胡的虚影,与祭坛的柴胡苗遥相呼应。

“先生,日晷的影子动了!”阿橘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岐黄望去,药庐的日晷投影正缓缓向正北移动,午时三刻,晷针影子终于与刻度重合,而都江堰祭坛的太极图裂缝中,竟渗出清澈的泉水,冲走了凝结的痰浊。

“枢机已通七分,但中焦犹滞。”岐黄取出随身携带的“半夏泻心汤”——以半夏、干姜、黄连、人参等药煎成,“天地枢机在少阳,人体枢机在脾胃,需以‘辛开苦降’之法,通降胃气。”他将汤液倒入太极图的阴阳鱼口,阳鱼饮下苦汤,口中热气渐消;阴鱼饮下辛汤,口中寒雾渐散。

第四章白术培中的枢机之固

巳时,岐黄在青城山“黄帝祠”设坛。祭坛中央摆放着三尺高的脾胃模型,以黄土混合糯米制成,胃腑处贴着“痞满”二字,脾脏处缠着湿麻绳,象征“湿浊困脾”。祭坛四周点燃二十四盏油灯,对应二十四节气,每盏灯旁摆放着一味调和脾胃的药材:春砂仁、夏枯草、秋茯苓、冬白术。

“脾胃者,后天之本,如天地之坤土,生养万物。”岐黄手持白术,向百姓讲解,“此药味苦性温,得土气最厚,《本草通玄》言其‘补脾胃之虚,泻脾家之湿’。今以白术为君,茯苓为臣,干姜为佐,黄连为使,共成‘辛开苦降’之剂。”

他将药材投入青铜鼎中,以岷江春水煎煮。鼎下燃烧的不是寻常柴火,而是蜀地特有的“五方柴”——桑枝(东方)、枣枝(南方)、槐枝(中央)、榆枝(西方)、柏枝(北方),象征五行调和。药汁沸腾时,鼎中升起的雾气竟分成两股,一股携着姜香(阳),一股裹着黄连苦(阴),在祭坛上空交织成微型太极图,太极图的阴阳鱼眼处,分别显现出“脾”与“胃”的字样。

围观的百姓们分饮此汤,一位久患胃痞的老妇刚喝一口,便流下热泪:“好似有双温暖的手,在揉我的胃脘,多年的硬块竟松快了。”另一位书生则惊叹:“腹中作响如春水流动,之前的烦热与冷感,竟一起散了。”

岐黄微笑:“此汤名为‘枢机调和汤’,方中干姜辛热,开脾胃寒结;黄连苦寒,清脾胃热壅;半夏降逆,人参补虚,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如拨乱反正,使脾气升、胃气降,枢机自转。”

第五章民俗起源:春分汤饼的调和传奇

春分正日,蜀地百姓齐聚都江堰,举行“枢机调和祭”。祭坛上的青铜鼎中,“枢机调和汤”翻滚如潮,香气中夹杂着柴胡的清苦、白术的温厚、干姜的辛辣,竟形成一种奇妙的平衡感。百姓们身着青黄二色衣饰,寓意“木土相生”,每人手中都捧着一只青瓷碗,碗底的“心肾相交”卦象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春分者,阴阳相半,如秤之两端,不可偏废。”岐黄朗声说道,声音盖过岷江的涛声,“今以汤饼祭天地,以药汤调身心,愿枢机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火系法爷修炼指南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斗罗:死遁归来,修罗场里当团宠 斗罗:抢走小舞,弑神 四合院:开局爆锤众禽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霸道妊妻爱上吊丝代 LPL别联系了,我们真不熟! 一入网游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