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草,薄荷位列中央,周围环绕着人参(土)、鹿茸(火)、犀角(水)、羚羊角(木)、石膏(金),形成“五行药阵”。
“此乃伊尹当年驯化青蚨之处,”灵童轻抚薄荷王,树干竟显露出伊尹的留言:“薄荷者,五运之眼也,开则五运通,闭则五运塞。夏至阳极阴生之际,需以‘生脉’之法,从阳引阴,从阴固阳。”
青珩顿悟,取薄荷王叶片上的露珠滴入上古药田的“阴阳井”,井水竟泛起五色波纹,对应五脏之气。“原来,薄荷不仅是治病之药,更是维系天地五运的枢纽,”她轻声道,“瘟神之所以盯上它,正是想借此控制五行流转。”
灵童点头,化作青蚨停在薄荷王的“阴阳果”上,翅膀拍打出“夏至养阴,小暑化湿”的韵律,预示着下一个节气的挑战。青珩望着药田中央的薄荷,其叶片此刻正散发着柔和的紫光,恰似天地间阴阳平衡的活态象征。
尾记·节气悟理
是岁夏至,青珩仙子合四药以养阴之事,被录入《药王阴阳案》首卷。其文曰:“夏至者,阳极阴生也。治之当从阳引阴,以辛凉透热,酸甘化阴,兼以温通中焦。薄荷辛凉,透热于外;麦冬甘寒,养阴于内;五味子酸收,固脱于中;生姜辛温,通阳于下。四药相伍,如夏云之荫,秋雨之润,共成‘生脉固元’之剂。此乃‘阴阳互根’之神化,亦五运六气在人身之动态平衡。”
(第十章完·下章预告:小暑节气,青珩将以薄荷配香薷、厚朴,演绎“辛温解表、化湿和中”之法,深入“暑湿困脾”之境,更将揭开上古药田与五运枢纽的深层关联,直面瘟神的终极阴谋……)
注:本回深化中医理论——
1.阴阳互根:系统阐释“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治则,通过生脉散配伍体现阴阳动态平衡
2.五行药阵:以薄荷为中心构建五行药阵,展示中药与五行的深层关联及协同作用
3.经典化裁:化用《医学启源》生脉散,加入生姜、茯苓,拓展方剂的临床适用范围
4.时间医学:结合夏至“阳极阴生”的特点,强调“治未病”思想,预防气阴两脱
5.药物神性:通过上古药田设定,赋予薄荷“五运之眼”的神性,强化其在神话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下章将围绕“小暑·暑湿交蒸”,展开“寒湿困表”的故事,通过薄荷与解表化湿药的配伍,深入阐释“暑多夹湿”“湿盛阳微”的病机,及“辛温解表与清热利湿并用”的治则,最终揭示瘟神利用五运枢纽的终极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