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菊花之多元应用

菊花之多元应用(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菊花入药部位的多元应用:

民间经验与名医方剂中的价值解析

一、菊花入药部位的本草考证与分类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uorifoliuRaat.)的干燥头状花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入药部位传统上以花序为主,但在民间及历代医籍中,菊叶、菊茎、菊根亦有应用,形成“全株入药”的特色。根据炮制方法与药性差异,花序又可分为:

1.黄菊花:多产于浙江、安徽,色黄,气清香,偏于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证。

2.白菊花:色白,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明目,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

3.野菊花:为野生菊科植物的花序,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力强,多用于疮疡肿毒。

此外,菊叶(味苦辛,性凉)、菊茎(清热利水)、菊根(解毒消肿)在民间偏方中亦有独特应用,然历代名医方剂仍以花序为主流。

二、民间使用方法与单验方剂解析

(一)花序的民间应用

1.内服疗法

-风热感冒初起:单用黄菊花15g,沸水冲泡代茶饮,或配伍薄荷6g、连翘10g,适用于头痛、咽痛、发热轻之证(《民间验方汇编》)。

-肝阳眩晕:白菊花30g,粳米100g,煮粥食用,可配伍天麻10g增强平肝之力,常用于高血压头晕(《滇南本草》经验方)。

-目赤肿痛:菊花20g、决明子15g,水煎服或代茶,外洗用菊花30g煎水熏眼,治风热或肝火所致目疾(《中医眼科学》民间方)。

2.外用疗法

-痈疖疔毒:鲜野菊花适量,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研末调蜜外敷,每日换药2次,可解毒消肿(《疡科心得集》民间验方)。

-湿疹瘙痒:菊花、地肤子各30g,煎水外洗,治湿热型皮肤瘙痒(《安徽中草药》)。

-口疮溃疡:菊花10g、冰片1g,研末吹敷患处,每日2次,适用于心脾积热型口疮(《偏方大全》)。

(二)菊叶、菊茎、菊根的民间应用

1.菊叶

-痈肿初起:鲜菊叶捣烂,加少许红糖外敷,每日1次,可消痈散结(《本草拾遗》引民间方)。

-蛇虫咬伤:菊叶、半边莲各等量,捣烂敷伤口周围,内服菊叶煎剂100l,解毒消肿(《岭南草药志》)。

2.菊茎

-水肿尿少:菊茎30g、玉米须20g,水煎服,利尿消肿(《民间草药验方》)。

-关节痹痛:菊茎、忍冬藤各50g,煎水熏洗关节,治风湿热痹(《江西草药》)。

3.菊根

-喉痹肿痛:菊根15g,捣烂取汁,加醋少许含漱,或煎水服(《圣济总录》引民间方)。

-崩漏下血:菊根30g、红糖适量,水煎服,治血热型崩漏(《福建民间草药》)。

三、单验方剂汇编(含民间与历代医家方)

病症方剂组成用法与来源

风热头痛菊花12g,薄荷6g,甘草3g水煎服,日2次(《简易方》)

肝热目翳菊花、蝉蜕各9g研末,每服6g,茶调下(《世医得效方》)

高血压眩晕菊花、钩藤各15g,石决明30g(先煎)水煎服(现代民间验方)

小儿惊风菊花、防风各6g,朱砂1g(冲服)水煎服(《幼科发挥》引民间方)

疮疡肿痛野菊花30g,蒲公英20g水煎内服并外洗(《疡医大全》)

牙龈肿痛菊花、石膏各15g,细辛3g水煎含漱(《口齿类要》民间改良方)

暑热烦渴菊花、金银花各10g,滑石12g水煎代茶(《温病条辨》附方)

四、历代名医方剂中菊花的应用频率与配伍规律

菊花在历代经典方剂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在解表、清热、平肝熄风类方剂中常见。以下从不同功效分类解析其应用:

(一)疏散风热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啊?我打索伦?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全球骑士,我却是怪人开局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活人禁忌2 我成了光之巨人 怪谈摄影师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雄兵连之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