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到屏幕上,像一条温柔的河流冲刷着数据森林。
“怎么回事?”
陈星瑶凑过来,鼻尖几乎要碰到屏幕。
代表地球方案的蓝色柱子开始缓慢上升,存活率数值以每秒o1的度增长,而熵值稳定指数始终稳定在97,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绿色能量流的滋养下逐渐缩小。
冯智昊迅调出ai的底层代码,现镇纸释放的符号能量正在改写模拟逻辑——原本固化的“牺牲阈值”
参数变成了动态变量,会根据实时熵值自动调整,就像给精密的机械装置加了个灵活的缓冲器。
“是瑶光合金和玉琮碎粒的共振!”
他激动地抓住陈星瑶的手腕,她的体温透过薄薄的手套传来,让他指尖微微颤,“它们让ai学会了‘灵活取舍’!”
陈星瑶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机械臂模型上。
那模型不知何时自己站了起来,关节处的玉琮碎粒与镇纸的光芒同步闪烁,原本卡顿的抓取动作变得流畅自如。
当模型的“手掌”
触碰到屏幕上的双生盾符号时,ai的模拟结果突然定格——地球共生逻辑存活率81,熵值稳定指数96,两组数据在绿色能量流的环绕下形成完美的平衡曲线。
“这才是真正的动态牺牲阈值。”
陈星瑶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她看着冯智昊手腕上的机械表,表盘里的“平衡共生”
四个字在绿光中仿佛活了过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是像齿轮咬合一样,找到最适合的转动频率。”
冯智昊突然想起爷爷笔记里的插画:一张泛黄的纸上画着两个咬合的齿轮,大齿轮标注“理性”
,小齿轮标注“温度”
,齿轮中心的轴心上写着“动态平衡”
。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镇纸,突然明白陈星瑶为什么要嵌进那块碎屑——那不是简单的纪念品,是两种材料、两种思维的共生证明。
“把瑶光合金和玉琮碎粒的共振参数导入引擎修复系统。”
他迅调整代码,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的度比之前快了一倍,“如果ai能学会动态阈值,引擎也能!”
陈星瑶立刻打开工具箱,将引擎舱的实时数据传输过来,两人的影子在屏幕光芒的投射下重叠在一起,像两个紧密咬合的齿轮。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舷窗照进指挥舱时,模拟系统终于给出了最终方案。
屏幕上的三维模型中,玄鸟三号的引擎舱被绿色能量流包裹,受损模块并没有脱落,而是在动态阈值的调节下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就像动物冬眠时的节能模式。
“存活率81,熵值稳定指数96。”
冯智昊念出数据时,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沙哑,他摘下手腕上的机械表,小心翼翼地放在镇纸旁边,“爷爷说对了,机械需要温度。”
陈星瑶看着并排摆放的表和镇纸,突然笑了:“其实是我们需要相信,平衡不是计算出来的,是熬出来的。”
她的指尖轻轻碰了碰镇纸上的双生盾符号,“就像这瑶光合金,要经过千度高温才能和玉琮碎粒共振。”
冯智昊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将模拟方案送给秦朝阳。
当数据传输完成的提示音响起时,他现陈星瑶不知何时在他的能量饮料罐上贴了个小小的便签,上面画着一个正在转动的齿轮,齿轮中心写着“记得吃饭”
。
舱门再次滑开时,秦朝阳和周舟走了进来。
看到屏幕上的平衡曲线,秦朝阳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就是我们要的方案!”
他拍着冯智昊的肩膀,目光在镇纸和机械表上转了一圈,露出了然的微笑,“我就说你们两个的‘材料+代码’组合能创造奇迹。”
周舟凑近屏幕,指尖在动态阈值参数区画了个圈:“这些变量调节逻辑,和星尘草的生长规律一模一样。”
她看向陈星瑶,“你们现了自然的平衡密码。”
陈星瑶的目光落在冯智昊手中的镇纸上,阳光透过舷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