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全体受害者姓名。每日晨钟响后,会有专人点燃镇神香,诵读一段《医诫录》:
>“医者不可贪天之功,不可代命行事,不可以智凌愚,更不可令一人之思,压万民之梦。”
孩子们在白棠树下学习新编教材《医史辨》,其中专门设有一章:
>《丙仲康案:理想如何走向暴政》
>讨论题:当一个善意的目标需要用强制手段实现时,它还是善吗?
而在遥远的南海渔村,归途灯路再度于冬至之夜浮现。但这一次,灯光不再通向孤岛,而是逆流而上,汇成一道横跨海面的光桥,直指北方归仁祠方向。
老渔夫带着孙儿跪拜,孩童不解:“爷爷,灯怎么变了路?”
老人含泪笑道:“因为有人替他们说了对不起啊。”
与此同时,春棠馆内,知棠正在批阅一份来自西南边陲的报告。一名少年因误触古墓机关,短暂陷入幻觉,醒来后竟能背诵整部《灵枢共感篇》??那是丙仲康早年遗失的手稿内容。
通常此类病例会被立即隔离。但她翻阅完全部资料后,在案卷末尾写下批示:
>“暂不封锁。允许该生继续学业,派两名心理医师定期访谈,记录其所述梦境变化。另,将其纳入‘赎魂计划’观察名单。”
旁边弟子迟疑问道:“老师不怕他成为下一个传播源吗?”
知棠望向窗外盛开的白棠花,轻轻道:“如果恐惧让我们封闭一切可能,那我们和当年的丙仲康有何区别?真正的危险不在知识本身,而在拒绝理解它的态度。”
她起身走入藏书阁,取出那本封面浮现“续”字的《春棠纪事》,翻开空白页,提笔写下第一行:
>“世人常惧亡魂不散,殊不知最可怕的,是从不曾被人记住的灵魂。
>此书记一事,非为颂德,亦非传名,只为记万人??那些被历史碾过的无声者。”
笔锋落下之际,照心阁顶层木柜突然发出轻微“咔”声,锁扣自行开启。柜中静静躺着一枚锈蚀铜钥,形状与南海孤岛所用玉钥极为相似,却多了一道裂痕,像是曾经断裂又被强行拼合。
没人知道它是何时出现的。
知棠拿起铜钥,指尖抚过裂痕,忽觉一阵恍惚。眼前景象扭曲,仿佛置身海底,看见无数光点从四面八方汇聚,形成一条逆流上升的星河。每个光点中都有人脸,有的哭泣,有的微笑,有的闭目沉睡。他们齐声低语:
“谢谢你听我们说话。”
幻象转瞬即逝。
她低头看钥,发现裂痕边缘竟渗出一丝极淡的蓝光,如同脉搏般微微跳动。
“还没结束。”她喃喃自语。
当晚,她召集四位核心弟子,宣布一项从未对外公开的任务:
>“从今日起,春棠馆增设‘灵魂归档司’,职责有三: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