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抚摸着展馆的墙壁,仿佛能听见母亲们的低语。
“妈妈,你们的舞,我们跳完了。”
李然站在她身旁,轻声道:“她们一定听见了。”
纪念馆的成功让春棠和李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她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适合的地点,建立“母亲之舞”纪念馆的分馆。
伦敦、纽约、东京、开普敦……每一座城市的纪念馆都承载着不同的母亲故事,却有着相同的情感共鸣。
在纽约的分馆中,她们特别设立了一个“母亲之声”录音室,邀请观众录制自己母亲的声音,讲述她们的故事。这些声音被整理成音频,在展馆内循环播放,仿佛母亲们的低语从未停歇。
在东京的分馆中,她们与当地舞者合作,将母亲们的舞步编入现代舞剧,让她们的舞蹈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舞动。
在开普敦的分馆中,她们设立了一个“母亲之舞”工作坊,鼓励年轻人学习母亲们的舞步,并创作属于自己的舞蹈,延续母亲们的梦想。
每一场展览,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重逢,也是一次告别。
“我妈妈走了,可我总觉得她还在。”一位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今天,我在你们的展馆里,看见了她。”
“我妈妈从未跳过舞,但她生前总说,‘如果有人跳舞,那就是我在跳舞。’”另一位观众留言,“谢谢你们,让我终于听见了她的声音。”
春棠看着这些留言,泪水悄然滑落。她轻轻抚摸着展馆的墙壁,低声说:“妈妈,你们的舞,我们跳完了。”
李然站在她身旁,轻声道:“她们一定听见了。”
风起海棠,梦未远去。
她们知道,这只是开始。母亲们的梦,还在风中继续生长。海棠未谢,梦未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