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赵青的声音。“你们都在这里啊!正好,我刚接到一个好消息??有几家跨国企业愿意资助我们的项目,尤其是关于网络直播的部分。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覆盖偏远地区的学生了。”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张明远拍了拍赵青的肩膀,说道:“太好了!有了这笔资金支持,我们的计划可以进一步推进。不过,记得一定要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避免任何不必要的争议。”
赵青郑重地点点头,“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第六十六章:山河为证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基地内再次响起了朗朗书声。一群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他们是第一次接触如此丰富的文化课程。
一个小男孩名叫阿强,今年九岁,来自大凉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小学。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然而,今天他却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与震撼。
“老师,这幅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阿强指着一幅水墨画问道。
负责授课的老师耐心解释道:“这是因为画家用了不同的墨色层次,再加上颜料点缀,才能呈现出这么丰富多彩的画面。你想不想试试看自己画一幅?”
阿强兴奋地点点头,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拿起毛笔小心翼翼地蘸取墨汁,然后在宣纸上勾勒出几道简单的线条。尽管手法还很稚嫩,但他依然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之中。
与此同时,另一群稍大的学生则被带到了音乐厅,聆听了一场由专业古筝演奏家带来的演出。悠扬的琴声回荡在大厅内,仿佛将所有人带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原来古筝的声音可以这么美!”一个女孩感叹道。她叫小芳,是当地一所中学的学生,平时喜欢唱歌,却从未接触过传统乐器。“老师,我可以学古筝吗?”
负责指导的老师微笑着回答:“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当天下午,基地还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竹编、剪纸、陶艺……每一项技艺都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他们围坐在工匠师傅周围,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原来做一个小小的竹篮也需要这么多工序!”阿强惊讶地说道。他尝试着用细长的竹条编织图案,虽然一开始总是失败,但在师傅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一件属于自己的作品。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基地。临行前,阿强拉着张明远的手,认真地说:“张老师,谢谢您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我希望以后还能再来!”
张明远摸了摸他的头,温和地笑道:“只要你们愿意,随时欢迎回来。”
###第六十七章:未竟之路
时间飞逝,转眼又是一年春夏交替。随着“文化传承基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故土计划”中来。然而,张明远深知,这条路仍然充满挑战。
某天傍晚,他独自坐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