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把产品卖给谁,导致供应链中断和经济混乱。
这当中,国家的订单,还出现了差异化。
在实践中,“国家订单”很快就变得和旧的指令性计划一样。
覆盖了企业绝大部分的生产能力,企业根本没有多少余力进行自主生产和销售。
那一些有权有势的权贵们,直接通过与工厂里面的一些人勾结,可以拿到更低价格的商品。
因为工厂的商品价格,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定价。
最终也必然会发生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工资,物价,螺旋式通胀。
企业有了涨工资的权力,却没有提高产量的能力和动力。
为了讨好职工以确保自己当选,经理们纷纷利用权力大幅提高工人工资。
同时,由于商品短缺,企业提高自主产品的价格。
这直接又导致了货币泛滥,流通中的货币急剧增加,而社会上的商品总量,却没有相应增加。
结果就是剧烈的隐性通货膨胀,和更严重的商品短缺,民众有钱却买不到东西,怨声载道。
这一部法律,最经典的就是极大地削弱了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权力,却没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替代调控体系,导致国民经济管理陷入瘫痪。
工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为每一个月不断上涨的工资高兴,就已经先为外面的物价担心。
企业里面的领导,他们自己又不会印钱,为了让工人们支持他们当领导,给工人们多发放了那么多工资。
肯定是要把产品的价格,不断的往上提升,企业才能够拿得出这一些钱,来给员工涨工资。
政府在开动印钞机不断的印钱,领导们一边不断的给员工涨工资,另一边又不断的给商品涨价格。
导致整个市场上面能够流通的卢布越来越多,再一次加速了卢布的贬值。
按照高凯和乔丽丝他们的分析,到了年底的时候,卢布的贬值速度,将会超过20倍。
现在整个谢列平阵营的所有人,只要拿到了卢布,都会在第一时间,就换成各种各样的物资。
他们每个人是真的感觉到了卢布非常的烫手,多在自己的手上多放一天,就有可能出现贬值。
因为整个国内市场上面的商品价格,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价,上涨的幅度,虽然是一分几分的上涨,但架不住天天涨。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这个时候,直接彻底混乱了。
连那一些有门路拿到批条的人,他们也直接放弃了去找领导们开批条。
因为企业有了自主定价权之后,纷纷都朝着市场经济看齐。
他们这一些能够拿到批条的人,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子,拿到计划内价格便宜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