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
戈尔巴乔夫的反酒精运动,是一次典型的“好心办坏事”的案例。
他试图用粗暴的行政命令,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完全忽视了经济规律和民众的切身需求。
最终以经济受损、社会不满和领导层威望下降而告终,成为了老毛子国内一段令人啼笑皆非却又影响深远的历史插曲。
关于酒精的税收,每年都少了100多亿卢布,这直接减少了100多亿的卢布,最终无奈,只能开动印钞机来进行弥补。
到了88年这个时候,卢布已经贬值超过了10倍,这当中就有反酒精法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国家的税收减少了这么多,但是该喝酒的人,照样会想办法去喝。
兜里有足够卢布的人,会想办法去黑市购买。
那一些上层精英人士和权贵们,对于这个法案,根本就影响不到他们个人。
那一些买不起酒的人,就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从各种各样含酒精的东西当中去解馋。
最终国内的酒类税收,每年减少了100多亿,但是国内的酒类消费,反而多出了几十亿。
虽然确实明显酒类市场的消费减少了,但是酒类的价格上升了。
大多数人都转向了地下,转到了黑市去购买酒类产品。
直接就绕开了政府机构,他们所购买的酒类产品,政府机构就无法收到税收。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关掉的那数万家酒类商店,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下岗的人员超过了20万人。
这才是最致命的,国家的税收减少了,还导致国内的岗位少了20万个,使得戈尔巴乔夫的威望又进一步下降。
对于这一切,谢列平阵营的人,都仅仅只是静静的看着。
当中如果出现机会的话,他们也不介意直接下场捞一波。
高凯从华夏那边弄过来那么多的白酒,也是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以前高凯虽然也弄过来了不少的白酒,但是需要跟国内的那一些私自酿造的酒,以及伏特加等等进行竞争。
现在好了,国内那一些私自酿造的酒庄,全部都被政府强行关闭,连一些酿酒的原材料,都被政府一口气给毁了。
高凯从华夏那边弄过来的那一些白酒,反而成了老毛子国内整个市场的香饽饽。
从华夏那边弄过来的白酒,卖到老毛子的黑市上面,本来有三倍的利润,这一下子,直接翻到了六倍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