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他检查了一遍所有采集数据。
防御布局、进出规律、物资类型,全都指向一个结论:这里不是终点,而是链条中的一环。
摧毁它不会切断供应,只会让对方启用备用节点。
必须找到主矿区。
终端忽然震动,林悦的消息回来了:“l-3没有明显入口,但地上有新鲜压痕,宽度和我们看到的运输车一致。”
沈逸眼神一凝。
两条线开始交汇。
他迅整理出三组核心情报:一是岗哨分布图,标注了两个守卫交接的时间窗口;二是巡逻单位的扫描死角,共三处,最长可持续八秒隐蔽行动;三是运输车出前的准备流程——每次都会提前五分钟开启底部冷却阀,期间c门会短暂解除锁定。
这些信息足够支撑一次近距离侦察。
他将数据压缩成加密包,拆分成六个片段,通过不同频率分批出。
每段传输后都插入一段无意义的测试信号,伪装成系统自检。
最后一段刚出,远处传来引擎启动声。
他立即趴低身体,透过钢架缝隙望去。
一辆封闭车正从矿口驶出,底盘下方隐约能看到金属管道接口,还在滴水。
车轮碾过碎石,留下清晰辙印。
他掏出便携采样器,记录下轮胎花纹深度和间距。
这种型号的承重轴只在特定路段使用,数据库里有完整的行驶路线备案。
车开走后,他调出爬行机器人最后传回的画面残片。
虽然主体已损毁,但坠落前一瞬间拍到了岗哨内部一角。
墙上挂着一块电子屏,显示着倒计时数字:137:22:14。
距离下次大规模转运还有不到六天。
他把所有线索归档,存入“天选系统”
的专项任务库。
潜力挖掘预警功能弹出提示:【关联事件触阈值提升,建议优先调查东南坐标】
他没急着回应,而是取出一张折叠式纸质地图铺在地上。
笔尖沿着运输车离去的方向延伸,穿过荒原,越过废弃铁路,最终停在一个标着“x”
的位置。
那是私人勘探队十年前登记的禁入区。
他曾以为只是普通废矿,现在看,未必。
终端再次亮起,林悦来一张照片。
模糊的地面痕迹延伸进一片塌方岩层,尽头似乎有金属反光。
她附言:“这下面不对劲。”
沈逸放大图片,盯着那道反光边缘。
切角太规整,不像自然断裂。
他拿起笔,在x点旁边写下“l-3连接可能性”
。
如果两条线路互通,那就意味着整个东北荒原地下,可能藏着一张运输网。
他开始起草新的侦察计划。
第一步是确认l-3是否存在隐藏通道,第二步是追踪运输车真实目的地,第三步——派人潜入东南禁入区。
正要送指令,终端屏幕忽然跳动了一下。
通讯状态由黄色转为红色。
他抬头看向矿口方向。
一台巡逻单位停在原地,头部传感器对准了他布置传感贴片的位置。
那枚贴片仍在释放微弱热信号,但已经偏离预设频率。
对方现了异常。
他迅关闭所有主动设备,将终端翻面贴地。
几秒后,另一台巡逻单位从侧翼绕出,朝着他的藏身处逼近。
他没动,手慢慢移向腰间的烟雾弹。
两台机械单位在距离观测点十五米处停下,传感器来回扫描。
其中一台伸出探测臂,插入排水渠边缘的碎石堆。
沈逸屏住呼吸。
探测臂抽出时,夹着一小块破损的贴片外壳。
机械单位对视一秒,转身朝岗哨方向撤离。
他松开握紧烟雾弹的手,擦掉掌心的汗。
终端重新接入低频网络,他打出一行字:“计划变更,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