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的权限申请在终端上停留了整整十七分钟,最终被归类为“待定事项”
。
沈逸没有关闭记录日志,而是将那条请求连同赞助商的补充建议一并封存进加密目录。
他站起身,取下神经连接环,现实中的训练室只剩下一排排待机的终端屏,泛着冷白的微光。
他没有立刻离开。
指尖在控制台边缘轻点两下,调出日程管理界面,在当晚八点的位置插入一条新议程:“语音厅集合,主题——我们是谁?”
送对象为战队全员。
消息是以“夜莺”
的id出的,没有附加说明,也没有使用命令句式。
时间一到,语音频道自动开启。
林悦的声音最先响起,带着一丝试探:“这么晚了,有什么紧急战术要布置吗?”
“不是战术。”
沈逸的声音经过系统微调,低而平稳,“是关于我们怎么被人记住的问题。”
新队员立刻接话:“比赛赢了自然会被记住,还需要设计?”
“我想知道。”
沈逸没有反驳,“你们最后一次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频道里安静了几秒。
林悦轻声开口:“副本那次,我护盾快碎了,你们三个残血还冲回来接应我。
结算画面出来的时候,我截图了。
我们站成一排,血条都快空了,但手还搭在彼此肩上。”
“我记的是另一场。”
新队员语气冷了些,“对面法师刚放出大招,我们五个人同时停手,等控制链打完。
没人说话,但节奏完全一致。
那种默契,比喊口号真实。”
沈逸闭眼,系统后台的“语义聚类分析”
正将这些话语拆解成数据流。
“力量感”
与“亲和力”
两个关键词在模型中逐渐亮起,权重趋于平衡。
“赞助商希望我们在镜头前更有辨识度。”
他睁开眼,将部分非敏感推演结果投送到公共视窗,“比如加载界面的站位、胜利结算时的动作、赛后采访的回应方式。
这些节点不涉及操作,但会影响观众记住我们的角度。”
林悦的声音立刻紧了几分:“所以我们要像演员一样排练?”
“不是排练。”
沈逸道,“是确认。
我们想以什么样子被看见。”
新队员冷笑:“强者不需要包装。
真正的实力,看比赛就能懂。”
“可很多人不看细节。”
林悦低声说,“他们只记得谁笑了,谁做了什么动作。
如果观众因为一个手势记住我们,然后去看比赛,那不也是好事?”
“问题是。”
另一名队员犹豫着开口,“如果动作太刻意,反而显得假。
我见过别的战队,赢了比赛还要摆pose,像在打卡。”
沈逸调出一张图表,是系统基于过往赛事直播数据生成的传播密度分析。
“非战斗节点的动作留存率,平均比战斗高23倍。
但一旦与技能释放重叠,失误率上升17。
所以我的原则是——战斗归战术,胜利归我们。
所有设计,只存在于技能冷却、加载、结算这些间隙。”
他顿了顿,继续道:“赞助商建议,‘夜莺’的形象可以更突出女性特征,增强情感共鸣。”
频道里瞬间安静。
“你怎么想?”
林悦问。
“‘夜莺’的样子,由我自己决定。”
沈逸声音未变,“但每一次亮相,都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我不需要扮演谁,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什么方式宣告胜利。”
新队员沉默片刻:“那动作得简洁。
太花哨,实战中容易忘。”
“必须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