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台右下角的系统提示尚未关闭,那条“行为模式匹配度:937”
的数据仍在闪烁。
沈逸没有点击确认,而是将整段日志拖入加密归档区,顺手关闭了“潜力挖掘预警”
的实时监控界面。
他调出战队战力评估模型,屏幕中央立刻浮现出一串动态曲线——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模拟战数据显示,团队在后期团战中的输出效率持续低于理想阈值,缺口稳定在127。
他停顿两秒,启动“天选系统”
的“人才筛选协议”
。
三项标准被逐一输入:段位s级以上,近三十天胜率不低于78,无黑莲花联盟关联记录。
系统响应迅,三分钟后,一份精简版招募令自动生成,并通过官方赛事频道同步推送至全服公告栏。
招募令布后的第四小时,五名候选人陆续接入训练服务器。
沈逸调出“策略模拟空间”
,导入三套标准团战模板,要求所有试训者在无预演情况下同步执行“协同推进-交叉掩护-集火切换”
流程。
林悦和陈宇作为固定队员参与配合,以检验新人的临场反应与战术适配性。
前四名候选人的表现中规中矩。
有人节奏拖沓,有人走位僵硬,但均能在指令下达后做出基本响应。
第五人上线时,id“孤鸦”
直接切入战场,未进行任何沟通测试。
第一轮模拟开始。
敌方c位刚完成技能前摇,“孤鸦”
已预判闪现至侧翼,一记精准连招完成击杀。
紧接着,他无视团队推进信号,独自切入野区反打,再斩两人。
三杀达成,全程未开启语音,操作回放显示其反应度位列全服前五。
但问题也随之浮现。
第二次团战中,林悦释放控制技能的同时出集火指令,其余队员立即响应,唯独“孤鸦”
延迟o8秒出手,导致控制链断裂,敌方残血逃脱。
第三次演练,“孤鸦”
在队友交叉掩护阶段擅自前压,打乱整体节奏,迫使陈宇提前暴露位置,团战以失败告终。
沈逸调出操作日志,现“孤鸦”
在整场试训中从未启用团队语音,所有行动均基于个人判断。
他的打法高效、冷酷,几乎不依赖协作,更像是在单人竞技场中完成精准猎杀。
试训结束,复盘会议开启。
林悦的声音率先响起:“你的输出确实强,但我们不是个人秀场。
刚才那次集火,如果你能跟上节奏,我们早就推掉高地了。”
“节奏?”
“孤鸦”
的声音低沉,语调里带着明显的讥讽,“你们所谓的节奏,就是等别人打完技能再跟伤害?等我?不如我自己打。”
“我们讲的是配合。”
林悦语气仍克制,“你不出手,整个战术就断了。”
“配合的前提是队友别拖后腿。”
“孤鸦”
冷笑一声,“你们让我等信号,结果自己走位慢半拍,还怪我脱节?菜就多练,别怪体系不行。”
频道瞬间安静。
林悦的呼吸声在语音中微微颤。
她没有再说话,直接退出了会议频道。
沈逸盯着屏幕,看到林悦的id状态变为离线。
几秒后,一条私聊消息弹出:“如果这就是我们要的人,那我们之前坚持的‘信任’算什么?”
他未回复。
陈宇的声音在群聊中炸开:“你们太玻璃心了。
这种水平的人,放哪支战队不是核心?还在乎他说句话难听?”
“这不是难听的问题。”
林悦回了一句,“是根本不想融入。”
“实力才是硬道理。”
陈宇坚持,“我们现在要的是赢,不是开茶话会。”
两人在公共频道争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