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王英明。
秦楚两国结盟,不仅能抵御齐国,还能让天下诸侯知道,秦楚两国的实力不可小觑。
他日若有诸侯敢犯秦楚边境,必让他们付出代价。”
公孙衍坐在一旁,看着两人饮酒谈笑,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份盟约不仅稳定了秦国的南方边境,还为秦国争取到了楚国的粮食和市场——有了这些支持,秦国下一步便可以专心应对韩魏,为东进打下基础。
宴席过半,惠文王特意留下公孙衍和陈轸,三人在偏殿里继续商议应对齐国的策略。
“齐国若知道秦楚结盟,怕是会有所收敛。”
公孙衍说道,“但田辟疆野心勃勃,未必会善罢甘休。
臣以为,我们应当派人去韩魏两国,告诉他们秦楚结盟的消息,让他们不敢轻易与齐国结盟。”
陈轸点头附和:“相邦所言极是。
楚国也会派人去鲁国、卫国,警告他们不要依附齐国。
若齐国成了孤家寡人,就算想进攻秦楚,也得掂量掂量。”
惠文王笑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公孙衍,你负责联络韩魏;陈轸,你回去后转告楚王,让他尽快安排人去鲁国、卫国。
寡人倒要看看,田辟疆还能嚣张多久。”
第五章盟后余波
陈轸和昭阳离开咸阳后,秦楚结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列国。
韩襄王得知后,立刻召集群臣商议,最终决定派使者去秦国,表示愿意继续遵守之前与秦国的盟约;魏襄王也派人去咸阳,送上了五千匹布帛,以示友好。
而在齐国的临淄,齐威王(齐闵王)得知秦楚结盟的消息后,气得摔碎了手中的玉爵。
“秦楚两国竟敢结盟对付寡人!”
他对着大臣们怒吼,“寡人刚攻占宋国,他们就来坏寡人的好事,真是岂有此理!”
齐国的相国孟尝君田文上前一步,劝道:“大王息怒。
秦楚结盟后,实力大增,若我们此时进攻楚国或秦国,怕是会陷入重围。
不如先稳住阵脚,派人去赵国、燕国,看看能不能与他们结盟——只要赵燕两国站在我们这边,秦楚两国也不敢轻易动兵。”
齐威王深吸一口气,知道田文说得是实情。
他强压下怒火,下令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你立刻派人去赵国、燕国,务必说服他们与齐国结盟。
另外,加强薛城、陶邑的防御,防止秦楚两国突然进攻。”
与此同时,在楚国的郢都,怀王接到陈轸的禀报后,心中大喜。
他立刻下令,让彭城的守军加强防御,同时派使者去淮北,筹备援助秦国的五万士兵——他知道,只有遵守盟约,才能让秦国信任楚国,也才能抵御齐国的威胁。
而在秦国的咸阳,公孙衍正忙着安排与韩魏两国的贸易事宜。
楚国的粮食已经陆续运到秦国,咸阳的粮价稳定了不少;秦国的铁器和盐也通过边境市场,卖到了楚国的江南地区,国库的收入比上个月增加了两成。
“大王,”
公孙衍拿着账本,向惠文王禀报,“与楚国结盟后,我国的粮食和财政问题都得到了缓解。
下一步,我们可以开始筹备攻打赵国的边境城池,为东进做准备。”
惠文王看着账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公孙衍说得对——秦楚盟约的签订,不仅解决了秦国的燃眉之急,还为秦国的东进铺平了道路。
只要继续推行新法,联合楚国牵制齐国,秦国迟早会成为天下的霸主。
深秋的阳光透过咸阳宫的窗户,洒在惠文王的身上。
他站起身,走到殿外,望着远处的终南山。
山巅已经覆上了一层薄雪,像一道银色的屏障。
惠文王心中默念:“商君(商鞅),你留下的新法,正在让秦:国变得更强。
寡人一定会完成你的遗愿,让秦国东进中原,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