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27集 百姓送粮

第527集 百姓送粮(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渭水寒,边声暖

深秋的河西,寒风裹着沙尘,在渭水畔的官道上卷出一道道黄龙。

王翦勒住马缰,胯下的乌骓马打了个响鼻,蹄铁踏过凝结着白霜的土块,出细碎的“咯吱”

声。

他抬手拢了拢玄色甲胄的领口,目光越过成片枯黄的芦苇,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秦魏边境烽燧——那烽燧顶端的黑烟已连续三日未熄,昨日哨探传回消息,魏人在汾阴城外集结了近万兵力,营帐连绵数里,连巡哨的骑兵都比往日多了三倍。

“伍长,前面就是河阳驿了,按令咱们得在驿馆休整半时辰,再往烽燧营押送冬衣。”

身后传来士卒赵二的声音,他推着一辆满载粗布棉衣的木车,额头上却渗着细汗。

王翦回头看了眼队伍,二十名士卒半数推着粮车,半数扛着捆扎好的弩箭,每个人的甲胄上都蒙着一层薄尘,却没人敢懈怠——自三日前咸阳传来“加强边境戒备”

的檄文,整个河西的秦军都动了起来,从栎阳府库调运的粟米、冬衣昼夜不停地往边境送,连寻常百姓都察觉到了空气中的紧张。

正说着,远处忽然传来一阵车轮滚动的“轱辘”

声,夹杂着妇人的笑语。

王翦眉头微蹙,抬手示意队伍停下,按在腰间铜剑上的手紧了紧——这荒郊野岭,怎会有百姓出行?可待那队人影走近,他却愣住了:打头的是辆牛车,车辕上坐着个头花白的老妇,身上裹着件打了补丁的褐衣,手里却提着两个冒着热气的陶瓮;牛车后跟着十余个村民,有推着粮车的汉子,有抱着布包的妇人,甚至还有两个半大的孩童,手里各提着一篮蒸饼,小脸蛋冻得通红,却跑得格外起劲儿。

“是河阳村的乡亲?”

赵二先认了出来,他老家就在河阳村附近,那打头的老妇正是村里的王婆婆。

王婆婆也看见了秦军队伍,连忙让赶车的汉子停下车,提着陶瓮快步走过来,隔着几步远就笑着喊:“赵二娃,你们这是往烽燧营送冬衣去?”

赵二放下手里的车辕,挠着头应道:“是啊王婆婆,您老这是……”

“可不是听说你们要守边境嘛!”

王婆婆掀开陶瓮的木盖,一股浓郁的粟米粥香瞬间飘了出来,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村里连夜熬了粥,蒸了饼,还有些妇人织的护膝,给娃们送过来暖暖身子。

这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你们在城头守着,可不能冻着饿着。”

说话间,村民们已围了上来。

汉子们将粮车上的布袋打开,里面装的是新碾的粟米,颗粒饱满;妇人们打开布包,取出一双双粗布护膝,针脚虽不算细密,却看得出来缝得格外用心;那两个孩童蹦蹦跳跳地跑到士卒面前,将手里的蒸饼递过去,仰着小脸说:“兵哥哥,吃饼!

我娘说吃了饼有力气打仗!”

王翦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喉结微微动了动。

他自十二岁从军,跟着父亲在河西打过仗,见惯了战场上的厮杀,也尝过粮草不济时啃树皮的滋味,却从未见过百姓这般自来慰问军队。

去年收复河西时,百姓们只是在路边夹道欢迎,可如今,他们竟推着粮车、提着热粥,穿过寒风凛冽的旷野,专程来送这些东西。

“老夫人,这……”

一名年轻士卒接过王婆婆递来的粥碗,手指触到陶瓮的温度,眼眶忽然红了。

他叫陈三,家在关中,去年刚因军功升了公士,本想着今年秋收后能回家看看,却因边境紧张留在了军营。

此刻捧着热粥,鼻尖萦绕着熟悉的米香,竟想起了母亲在家熬粥的模样。

王婆婆见他愣着,又把粥碗往他手里送了送,声音温和得像对自家孙儿:“孩子们,天冷,快喝碗粥暖暖身子。

你们为咱们守护家园,不让魏人过来抢粮抢地,咱们也不能让你们饿着。

这粥里加了些豆子,顶饿。”

陈三吸了吸鼻子,接过粥碗,滚烫的粥水滑进喉咙,暖意顺着食道蔓延到四肢百骸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们[暗恋]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体育及其生存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