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489集 军民共储

第489集 军民共储(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秦仓

咸阳城外的渭水泛着粼粼波光,卫鞅站在新筑的粮仓储粮台上,指尖拂过刚入仓的粟米。

颗粒饱满的粟米从木斛中倾泻而下,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秦国即将到来的变革。

“左庶长,军田第一批冬麦已收割,除军营自用,还余两千石,正往各郡县粮仓转运。”

内侍捧着竹简快步上前,声音里难掩兴奋。

卫鞅接过竹简,目光扫过上面的数字,嘴角微微上扬。

他抬头望向远方,咸阳以西的军营周边,原本荒芜的土地如今已变成一片片整齐的麦田,士兵们正忙着将收割的粮食装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三个月前,卫鞅在朝堂上提出“军民共储”

之策时,满朝文武皆面露难色。

丞相甘龙曾直言:“士兵天职是征战,百姓本分是耕作,如今让士兵垦田、百姓缴粮,恐生民怨。”

卫鞅却坚持己见,他深知秦国历经多年战乱,粮食储备空虚,若不尽快充实粮仓,一旦遭遇灾年或战事,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军田的丰收让质疑声渐渐平息。

卫鞅走下储粮台,决定亲自去军营和乡野看看,了解“军民共储”

政策在基层的推行情况。

卫鞅的车驾刚出咸阳城,便看到一队士兵护送着粮车迎面而来。

为的校尉看到卫鞅的车驾,立即翻身下马行礼。

“左庶长!

末将赵虎,正押送军田余粮前往栎阳粮仓。”

赵虎身材魁梧,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眼中的自豪。

卫鞅掀开车帘问道:“军田耕作可还顺利?士兵们可有怨言?”

赵虎挺直腰板回道:“回左庶长,起初不少士兵觉得耕作有失身份,可看到种下的麦子长势喜人,大家都干劲十足。

如今每日除了操练,便是去田里劳作,不仅填饱了肚子,还能为国家贡献粮食,谁都不愿落后。”

卫鞅点点头,又问:“军营中粮草自给后,士兵们的士气如何?”

赵虎笑道:“士气高涨!

以前粮草紧张时,士兵们常担心饿肚子,操练起来也没精神。

如今粮仓满了,大家心里踏实,训练起来格外卖力,都盼着能早日为国建功。”

告别赵虎,卫鞅的车驾继续向西行进。

不久,便来到了咸阳周边的下邽县。

田野里,百姓们正忙着收割庄稼,官府的官吏们穿梭其中,登记各家各户的粮食产量,核算应缴纳的“储备粮”

数量。

卫鞅看到一位老农正将一袋粮食递给官吏,便走上前问道:“老丈,缴纳储备粮后,家中余粮还够用吗?”

老农抬起头,看到卫鞅身着官服,却没有丝毫畏惧,笑着回道:“够用!

今年收成好,除了缴纳储备粮,还能留下不少。

再说官府说了,遇到灾年能优先支取,这可是好事啊!”

旁边的官吏补充道:“左庶长,百姓们起初对缴纳储备粮有些顾虑,担心官府失信。

我们便在各村设立公示牌,记录每户缴纳的粮食数量,还向大家讲解灾年赈济的政策,如今百姓们都很支持。”

卫鞅欣慰地点点头,他深知赢得百姓的信任并非易事,如今“军民共储”

政策能得到军民的支持,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

卫鞅在前往雍城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名叫王二的百姓,正对着自家的田地唉声叹气。

卫鞅上前询问,才知王二家中只有老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劳动力不足,今年收成不佳,缴纳储备粮后,家中余粮所剩无几,担心冬天难以度日。

卫鞅心中一沉,他意识到“军民共储”

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可能忽略了部分贫困百姓的实际情况。

他立即命人将王二的情况记录下来,并嘱咐当地官吏,对家中劳动力不足、收成不佳的百姓,可适当减免储备粮,或安排他们参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我们[暗恋]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体育及其生存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