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474集 民间乐器

第474集 民间乐器(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一起,像两股力量碰撞,却又完美地融合,听得台下人热血沸腾。

“好!”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有人把铜钱扔到台上,叮当作响;还有人递上酒壶,让李阿翁和张阿妹润润嗓子。

李阿翁放下胡琴,拿起酒壶喝了一口,笑着说:“各位乡亲,这新胡琴和唢呐,都是咱们老百姓自己做的玩意儿。

以前啊,只有宫里的乐师能玩那些贵重的乐器,咱们想听听曲子,都得等节庆。

可现在不一样了,酸枣木能做琴杆,黄铜能做唢呐,只要想学,谁都能玩。”

台下有人附和道:“是啊!

阿翁您说得对!

前阵子我家娃还跟着张姑娘学吹笛呢,现在已经能吹《采桑曲》了!”

“我也想做把胡琴!”

一个年轻的铁匠喊道,“阿翁,您能不能教教我?”

李阿翁点点头:“没问题!

明天你们谁想学,就到我那小铺来。

材料都好找,酸枣木、蛇皮、铜丝,咱们咸阳城到处都是。

只要肯下功夫,保准人人都能做乐器,人人都能奏曲子。”

那晚的庆典一直持续到深夜。

月亮升到了头顶,银辉洒满了西市,琴声、唢呐声、笑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像一热闹的交响曲。

李阿翁看着台下的人们,有的在跟着曲子哼唱,有的在互相讨论着乐器的做法,心里满是欣慰。

他想起年轻时,宫里的乐师来西市表演,用的都是上好的琴瑟,普通人连碰都碰不到。

那时候,他只能远远地听着,心里琢磨着:要是咱们老百姓也能有这样的乐器就好了。

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酸枣木做的胡琴,黄铜打的唢呐,虽然比不上宫里的贵重,却透着股亲切劲儿,能奏出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第二天一早,李阿翁的小铺就挤满了人。

有想学做胡琴的铁匠,有想学吹唢呐的农妇,还有想修笛子的孩童。

李阿翁耐心地教他们挑选木材,处理蛇皮,调整琴弦,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做乐器不用求贵,只要用心,普通的材料也能做出好东西。

就像咱们过日子,不用跟别人比,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就好。”

铁匠跟着李阿翁学了半个月,终于做出了第一把胡琴。

他抱着胡琴来到西市,拉了《赶集调》,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农妇学吹唢呐也很用心,没过多久就能跟着张阿妹一起在庆典上表演了。

孩童们更是学得快,没过多久,西市的巷子里就经常能听到笛子声、胡琴声、唢呐声,像一串串欢快的音符,飘荡在咸阳城的上空。

秋末的时候,咸阳城举办了一场民间乐器大赛。

李阿翁和张阿妹带着一群弟子参加了比赛。

他们演奏的《秦地新声》,用的都是自己做的乐器,胡琴清亮,唢呐高亢,笛子悠扬,鼓点铿锵,听得评委们连连点头。

最终,他们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

颁奖的时候,评委里有个宫里的乐师,他握着李阿翁的手说:“以前我总觉得,只有贵重的乐器才能奏出好曲子。

今天听了你们的演奏,我才明白,音乐的好坏不在于乐器的贵贱,而在于演奏者的心意。

你们用普通的材料做出这么好的乐器,奏出这么动人的曲子,真是了不起!”

李阿翁笑了笑:“大人过奖了。

咱们老百姓做乐器,奏曲子,不为别的,就为图个开心,图个热闹。

要是能让更多人喜欢上音乐,那就更好了。”

从那以后,秦国的民间乐器越来越多。

除了胡琴、唢呐、笛子、鼓,还出现了用竹筒做的笙,用陶土做的埙,用马尾做的二胡。

这些乐器制作简单,便于携带,无论是街头表演,还是民间庆典,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农人们在田里劳作时,会哼着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夜尽时天明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情刺儿 纯恨夫妻双重生,我嫁权贵你哭啥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