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曾经跟着秦穆公打仗,立过功,是个英雄。
如今自己老了,儿子也长大了,家族的香火,还在一代代地传下去。
“祖先在上,”
赵伯的声音有些沙哑,“今年夏天大旱,多亏了河神降雨,地里的庄稼才有了收成。
咱们赵家的人,都好好种地,好好过日子,没给祖先丢脸。
求祖先保佑咱们,往后年年都有好收成,家人都平平安安……”
赵平跪在父亲旁边,听着父亲的话,也在心里默默地说:“祖先,求您保佑爹身体健康,保佑俺在城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保佑丫丫能好好读书……”
赵丫丫还小,不太懂祭祖的意思,她学着大人的样子,对着牌位磕了个头,然后抬头看着供桌上的祭品,小声问赵平:“爹,祖先能吃到这些东西吗?”
赵平摸了摸女儿的头,笑着说:“能啊,祖先能看到咱们的心意,也能吃到咱们供奉的东西。”
赵丫丫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对着牌位笑了笑。
祭祖仪式结束后,族人们按照习俗,在祠堂外面摆起了宴席。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菜,喝着酒,聊着家常。
赵平跟族人说起城里的新鲜事,赵丫丫则和几个小伙伴在旁边追着玩。
赵伯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洋洋的。
他知道,祭祖不只是为了祈求保佑,更是为了让族人团聚在一起,让大家记住自己的根,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这样,不管走多远,都不会忘了本。
就在大家吃得正热闹的时候,阿芷突然走了过来。
她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放着些自己做的糕点。
“赵伯,各位乡亲,”
阿芷笑着说,“听说你们今日祭祖,我做了些糕点,过来给大家尝尝。”
赵伯赶紧站起来,接过竹篮,“阿芷姑娘,谢谢你啊。
快坐,一起吃点。”
阿芷也不客气,在旁边找了个空位坐下。
“阿芷姑娘,你一个人守着河神祠,祭祖的时候,有没有给你的父母拜一拜?”
张氏看着阿芷,有些心疼地问。
阿芷点点头,“我爹娘的牌位在神祠后面的小屋里,我昨天已经拜过了。
我跟爹娘说,我现在过得很好,神祠里的人都很照顾我,让他们放心。”
赵伯听着,心里叹了口气。
阿芷是个苦命的姑娘,却一直这么乐观。
他夹了块鸡肉放在阿芷碗里,“多吃点,补补身子。
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就跟咱们说。”
阿芷笑着说了声谢谢,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祠堂外面,阳光正好,风吹过院子里的老槐树,叶子沙沙作响。
赵伯看着眼前的族人,看着阿芷,心里觉得踏实——有祖先保佑,有邻里互助,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章山神祭
秋收过后,村里的人都忙着晾晒粮食,准备过冬的物资。
赵伯看着自家粮仓里满满的粟米,心里乐开了花——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太多,这都是河神和祖先保佑的结果。
就在这时,村里的信使突然来了,说山上的猎户们要举办山神祭,邀请村里的人都去参加。
山神祭是秦国山区的习俗,每年秋收后,猎户们都会祭拜山神,感谢山神赐予猎物,也祈求来年打猎顺利,不遇到危险。
赵伯心里一动,他还从来没参加过山神祭。
狗蛋听说要去山上,兴奋得直嚷嚷,赵平也说想跟着去看看,于是一家人收拾了些干粮和水,跟着信使往山里走。
山路崎岖,走了约莫两个时辰,才到了猎户们的聚集地——一个叫“黑石寨”
的山寨。
山寨里炊烟袅袅,猎户们穿着兽皮做成的衣服,正在忙着搭建祭台。
祭台用石头垒成,上面铺着松枝,中间放着一尊用木头雕刻的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