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456集 民间舞蹈

第456集 民间舞蹈(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秦舞百川

咸阳城的春日总带着几分料峭,可渭水岸边的柳梢刚抽芽,街角的酒肆就传出了清脆的竹笛声。

阿姜把最后一匹素绢叠进木柜,指尖还沾着染坊特有的靛蓝,门外就传来了阿母的呼喊:“阿姜!

快去西市瞧热闹,巴郡的舞队到了!”

阿姜是咸阳城里小有名气的织娘,一手织锦的手艺传自蜀地来的母亲,可比起织机上的丝线,她更痴迷于舞蹈。

秦国一统六国不过十余年,咸阳就成了各国文化的聚汇地,每月都有各地的舞队来此展演,阿姜几乎场场不落。

她抓起绣着缠枝莲的绢帕往腰间一系,快步冲出巷口。

西市的石板路已经挤满了人,孩童们举着糖人在人群里穿梭,商贩们趁机摆出了干果、饴糖,连平日里卖农具的铺子都歇了业,掌柜的搬着长凳挤在最前排。

阿姜踮着脚往前凑,只见市中央的空地上,十几个身着赤褐短打的汉子正围着鼓架站定,腰间的铜铃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咚!

咚!

咚!”

三声重鼓落下,汉子们同时屈膝顿足,脚下的麻鞋踏在石板上,竟震得周围的尘土微微扬起。

他们手中的藤杖在空中划出弧线,杖头的彩绸如火焰般跳动,嘴里还喊着短促的号子:“嘿!

哈!”

阿姜认得这是巴郡的“踏鼓舞”

,去年在蜀地商队的宴会上见过一次,只是今日在咸阳街头看,又多了几分豪迈。

舞到尽兴时,一个领头的汉子突然腾空跃起,藤杖在他手中转得如车轮般,落地时恰好接住身后抛来的鼓槌,反手在鼓面上敲出一串急促的节奏。

人群里爆出喝彩声,阿姜也跟着拍手,手掌都拍得红。

“这巴郡的舞,倒比咱们关中的‘社火舞’还要烈。”

身旁一个老者捋着胡须笑道。

阿姜转头看去,是常来染坊染布的临淄商人吕翁。

吕翁早年走遍六国,见多识广,阿姜常听他讲各地的风俗。

“吕翁,您见过临淄的舞蹈吗?”

阿姜好奇地问。

吕翁眯起眼,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临淄的‘长袖舞’才叫妙呢!

女子们穿着曳地的长裙,袖口缀着珍珠,起舞时长袖翻飞,珍珠落玉盘似的响,比咸阳宫的乐舞还要柔美。”

阿姜听得入了迷,正想再问,人群突然往两侧分开,几个穿着青色襦裙的女子提着竹篮走了进来。

她们的裙摆绣着水乡特有的菱花,间插着新鲜的芦苇,走到空地中央站定后,从竹篮里取出了细细的竹笛。

笛声响起时,阿姜忽然觉得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水汽——这是楚地的“采菱舞”

女子们踏着细碎的步子,仿佛行走在水乡的田埂上,手中的竹笛时而举过头顶,时而贴在腰侧,裙摆随着转身轻轻扫过地面,像是菱叶在水面浮动。

最前头的女子梳着双环髻,腰间系着红绸带,起舞时红绸如游鱼般穿梭在青裙之间,引得人群里阵阵惊叹。

“原来楚地的舞蹈这样柔。”

阿姜喃喃道。

她自幼在咸阳长大,学的是关中的“踏歌”

,每逢节庆,邻里的姑娘们就手拉手站在麦场上,踩着歌谣的节奏跺脚、转身,歌声越响,舞步越欢。

可今日见了巴郡的烈、楚地的柔,才知道舞蹈竟有这么多模样。

日落时分,舞队渐渐散去,阿姜却没回家,而是往城南的织坊走去。

织坊的主人是位来自赵国的老匠人,平日里总爱和阿姜聊各国的手艺。

她刚走到织坊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了纺车转动的声音,夹杂着轻柔的歌声。

“阿婆,您在唱什么?”

阿姜推门进去。

老匠人抬起头,笑着指了指桌上的丝线:“这是赵国的‘桑林舞’的调子,以前咱们在桑园里采桑,就唱着这个跳舞。”

她说着放下纺车,起身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体育及其生存 我们[暗恋]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雷神大洪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