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452集 民间谚语

第452集 民间谚语(1 / 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秦地谚语录

第一章渭水边的春耕

惊蛰刚过,渭水的冰面彻底化开,浑浊的河水裹挟着上游的碎冰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陈满蹲在自家田埂上,手里攥着一把刚筛选好的谷种,指腹反复摩挲着颗粒饱满的种子,耳边传来儿子陈禾的抱怨:“爹,这土还冻着呢,播下去的种子能芽吗?”

陈满抬头瞪了儿子一眼,顺手将手里的谷种撒了一小把在翻好的垄沟里,泥土的腥气混着水汽扑面而来。

“你懂什么?”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老辈人常说,‘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现在离春分还有十日,正是松土育苗的好时候。

要是等土彻底暖透,别家的苗都冒尖了,咱们的还在土里睡大觉,到了秋收,喝西北风去?”

陈禾撇了撇嘴,手里的锄头杵在地上,一脸不情愿。

他今年刚满十六,总觉得老辈人的规矩太死板,去年秋收时,邻村有人用了新的耕作法子,据说收成比往年多了两成,他心里早就犯了嘀咕,想跟着试试,可陈满死活不答应。

“爹,我听说邻村的李伯用了‘隔行种植’的法子,说能让庄稼通风,还能少生虫子,咱们为啥不学学?”

陈禾忍不住问道。

陈满弯腰拿起锄头,用力将一块冻硬的土块敲碎,沉声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庄稼地里的活儿,哪有什么捷径可走?李伯家的地在坡上,咱们的地在渭水边,水土不一样,法子怎么能照搬?你以为人家收成好,只靠那什么‘隔行种植’?我上个月路过他家田埂,看到他天不亮就去地里除草,夜里还提着灯笼去看苗,这背后的辛苦,你咋没看见?”

正说着,隔壁的王大娘挎着竹篮走过,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黍米糕,热气腾腾的香气飘了过来。

“满哥,禾儿,歇会儿吧,吃块糕垫垫肚子。”

王大娘笑着将篮子递过来,“我家柱子昨天还说,想跟禾儿一起去渭水摸鱼呢,等周末天好,让他们去耍耍?”

陈满接过糕,掰了一半递给陈禾,对王大娘道:“还是你心思细。

不过摸鱼可以,可别耽误了地里的活儿。

‘春争日,夏争时’,这春天的时光金贵着呢,少耽误一天,秋收就能多收一斗粮。”

王大娘笑着点头:“可不是嘛!

我家那口子昨天还跟我说,今年要多养几只鸡,既能下蛋换盐,鸡粪还能肥田。

老话说‘养鸡不难,肥了农田’,这话一点不假。”

陈禾咬着香甜的黍米糕,看着父亲和王大娘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谚语,心里忽然觉得,这些听了十几年的话,好像比以前多了几分道理。

他低头看了看脚下的土地,又望了望远处正在劳作的村民,手里的锄头不知不觉间,握得更紧了。

第二章集市上的较量

谷雨过后,秦地的集市渐渐热闹起来。

陈满带着陈禾,推着一辆装满新收蔬菜的木车去镇上赶集,车上的黄瓜顶着嫩黄的花,生菜水灵灵的,一看就招人喜欢。

刚到集市口,就看到一群人围在一个摊位前,吵吵嚷嚷的。

陈满好奇地走过去,只见一个穿着绸缎衣服的商人正和一个卖布的老汉争执。

那商人手里拿着一匹粗布,眉头皱得紧紧的:“你这布也太次了,我买回去做衣服,没穿几天就破了,你必须给我退钱!”

卖布的老汉急得脸通红,手里攥着布的一角,声音有些颤:“客官,这布是我家老婆子织了半个月才织出来的,用的都是好棉线,怎么会破呢?‘一分钱,一分货’,你当初买的时候,我就跟你说了,这是粗布,耐穿但不耐磨,你要是想穿细布,得加钱买另一种。”

“我不管!”

商人蛮横地说,“我花了钱,就得买到好东西,你今天不退钱,我就砸了你的摊子!”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人劝老汉退钱了事,有人指责商人不讲理。

陈满见状,上前一步,对商人抱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雷神大洪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体育及其生存 我们[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