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甘龙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想出更多的阴谋诡计来对付自己。
但他不怕,因为他有孝公的信任和支持,有秦国百姓对变法的期盼,更有自己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
“甘龙,杜挚,你们尽管放马过来吧!”
卫鞅在心中暗暗说道,“我卫鞅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将变法进行到底,让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回到府邸,卫鞅没有丝毫睡意。
他立刻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布置了一系列的措施。
他要加强对旧贵族的监视,查清流言的源头,给予他们有力的反击。
同时,他还要加快变法的步伐,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回应那些流言蜚语。
第二天一早,卫鞅就来到了朝堂之上。
他当着众臣的面,详细阐述了下一步的变法计划,包括扩大军功爵制的范围、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等等。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甘龙和杜挚坐在下面,看着卫鞅意气风的样子,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他们没想到,流言不仅没有打垮卫鞅,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变法的决心,甚至还得到了孝公的进一步信任。
“哼,得意什么?咱们走着瞧!”
甘龙在心中冷哼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狠。
他知道,这一局自己又输了,但他绝不会就此罢休。
他会等待下一个机会,给卫鞅致命一击。
而卫鞅则丝毫没有理会甘龙等人的目光,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秦国在自己的手中变得强大起来,让秦孝公东出函谷关、收复河西之地的梦想早日实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卫鞅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变法之中。
他亲自到各地巡查,督促新法的执行,解决变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他赏罚分明,对于那些遵守新法、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给予丰厚的奖励;对于那些胆敢违抗新法、散布谣言的人,则严惩不贷。
在卫鞅的铁腕推行下,新法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贯彻执行。
秦国的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社会秩序也变得更加稳定。
那些关于卫鞅谋反的流言,在实实在在的成就面前,渐渐失去了市场,变得无人问津。
甘龙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卫鞅确实有过人之处,孝公对他的信任也并非没有道理。
他知道,想要扳倒卫鞅,恐怕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难。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
他相信,只要卫鞅还在推行变法,就一定会触动更多人的利益,就一定会出现新的破绽。
到那时,他就可以抓住机会,一举将卫鞅扳倒。
而卫鞅也清楚地知道,甘龙等人绝不会就此收手,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等着自己。
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他都会坚定地走下去,为了秦国的强大,为了报答孝公的知遇之恩,他愿意付出一切。
栎阳的天空,时而晴朗,时而阴霾。
甘龙和卫鞅之间的较量,还在继续。
而这场较量的结果,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秦国的未来。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秦国的命运,正牢牢地掌握在这两个男人的手中,也掌握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之中。
卫鞅站在自己的府邸前,望着远处巍峨的王宫,眼神坚定。
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肩上的担子也很重,但他毫无惧色。
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更加强大的秦国,为了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走进了府邸,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变法的车轮,在他的推动下,正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