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宫惊变,惠公被囚
一、败讯
绛城的宫墙在暮色中泛着青灰色,晋惠公的车驾还未入城,败讯已像野火般烧遍街巷。
卖浆的老汉收起木勺时,听见穿铠甲的士兵低声咒骂:“崤山那边输得惨,赵穿将军……怕是没了。”
宫城里,太傅虢射正将战报揉成一团。
羊皮纸在他掌心簌簌作响,上面“秦军复三城,晋军折损过半”
的字迹被汗浸湿。
阶下的内侍忽然惊呼,他抬头看见晋惠公的仪仗出现在宫道尽头,只是那面象征王权的“晋”
字旗斜斜地耷拉着,旗角还沾着暗红色的污渍。
“君上!”
虢射迎上去时,才现惠公的锦袍下摆撕开了道口子。
惠公甩开他的手,踉跄着踏上丹陛,靴底带进来的泥点溅在金砖上,像极了他此刻紊乱的心跳。
“秦军……”
他刚开口,喉咙里就涌上腥甜,“孟明视那匹夫,竟敢设伏!”
内侍端来的参汤还冒着热气,惠公却挥手打翻。
青瓷碗在地上碎裂的脆响里,他听见宫外传来隐约的喧哗。
虢射脸色骤变:“君上,得立刻召集卿大夫议事!”
二、暗流
深夜的相府,赵衰正用银簪挑亮灯芯。
灯花爆响的瞬间,他看见屏风后走出个穿粗布袍的人——那是重耳旧部狐偃,袖口还沾着赶路的尘土。
“公子在秦国边境已等候多时,”
狐偃压低声音,将一卷竹简推到案上,“这是栾氏、郤氏三位大夫的联名信。”
竹简上的墨迹尚未干透,赵衰认出那是栾枝的笔迹。
这位掌管晋国粮草的大夫,在信里写着“惠公失德,引狼入室”
——所谓的狼,既是指趁虚而入的秦军,也是指五年前惠公许诺割让河西五城却反悔的旧事。
窗外突然掠过黑影,赵衰吹灭油灯。
屋脊上的瓦片出轻响,他摸到案下的匕,却听见狐偃低笑:“是魏犨的人。”
果然,一片梧桐叶从窗缝飘进来,叶梗上系着块小木牌,刻着“三更,太庙见”
。
太庙的青铜鼎在月光下泛着幽光。
赵衰赶到时,已有七位大夫等候在香案前。
栾枝正用手指敲着鼎耳,那节奏是晋国贵族约定的暗号。
当狐偃带着三位重耳旧部走进来时,栾枝突然扯下腰间的玉佩——那是晋献公赐给赵氏的“镇国玦”
。
“惠公借粮时屈膝求秦,转脸就联狄人袭我边境,”
栾枝将玉佩重重拍在案上,“今又丧师辱国,留此君何用?”
郤芮从怀中掏出一幅舆图,手指点在绛城的北门:“三更时分,我率家兵夺城门,栾大夫控制粮仓,赵太傅守住宫城禁卫——”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事成之后,迎公子重耳归国。”
三、宫变
三更梆子响时,晋惠公正对着铜镜擦拭佩剑。
剑鞘上的金龙纹被他摸得亮,铜镜里映出他鬓角的白——这是他继位的第七年,却总觉得王座像块烧红的烙铁。
“君上!”
内侍撞开殿门,手里的灯笼摇晃着,“北门……北门被叛军占了!”
惠公抓起剑冲向殿外,廊下的禁卫正与一群戴皮帽的士兵厮杀。
他认出那些皮帽是栾氏家兵的标记,心头猛地一沉。
箭簇呼啸着擦过耳边,钉在廊柱上,箭羽还在嗡嗡震颤。
虢射提着血淋淋的戈跑来:“君上快走!
栾枝、郤芮反了!”
宫道上已乱成一锅粥。
穿朝服的大夫们抱着笏板东奔西跑,宫女们尖叫着躲进假山。
惠公被虢射护着跑到宫后门,却见那里的吊桥早已收起,护城河对岸站着个穿绿袍的人——是赵衰,他手里举着的正是那枚“镇国玦”
。
“君上,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