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67集 传承抗战精神

第267集 传承抗战精神(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像极了当年在黑暗里传递消息的摩斯密码。

第四章课本里的秘密

青阳城立小学的图书馆里,冬冬正踮着脚够书架顶层的书。

一本《少年月刊》掉了下来,扉页里掉出一张泛黄的剪报。

上面是去年冬天,游击小队袭击登记处的照片,画面有些模糊,却能看见战士们背着大刀,冲进火光冲天的屋子。

“这张照片是咱们校工老孙头拍的,”

不知何时,陈大山站在了他身后,“那天他假装给登记处送水,藏在水桶底的相机拍了整整一卷。

后来鬼子追查照片来源,他把胶卷缝在棉袄里,在雪地里跑了三十里地,才送到根据地。”

冬冬小心翼翼地把剪报夹回书里,手指触到纸页上粗糙的纹理。

他想起昨天晚上,父亲在灯下教他写“抗”

字,说这个字左边是“手”

,右边是“亢”

,就是用手撑起一片天。

放学路上,冬冬看见小月蹲在墙根下,用粉笔画画。

她画的是登记处前的长队,却在队伍末尾画了个背着书包的小孩,手里举着一面小红旗。

“陈叔叔说,以后不会再有那样的长队了,”

小月抬起头,脸上沾着粉笔灰,“我们要把这些故事告诉弟弟妹妹,对不对?”

第五章火盆边的夜话

深秋的夜晚,青阳城家家户户的窗棂透出暖黄的灯光。

冬冬家的火盆里,红薯正出“滋滋”

的响声。

父亲把一块烤好的红薯递给陈大山,火星在他掌心溅开,他却像没感觉似的,继续讲着去年冬天,根据地如何用土办法干扰日伪的“新技术”

“他们搞什么电子登记,咱们就用铜丝做干扰器,”

父亲的声音带着自豪,“我跟你王叔躲在菜窖里三天三夜,把手都焊出了泡。

后来鬼子的机器一开机就冒黑烟,老百姓都说那是‘抗日神雷’。”

冬冬咬了口甜糯的红薯,忽然想起白天在学校,陈大山让大家写“我的理想”

他在作文本上写:“我想当一名老师,把王大爷、张奶奶他们的故事都讲给学生听。”

火盆里的火星突然爆响一声,像极了当年炸毁日伪据点的枪声。

窗外,不知谁家的孩子在唱新学的歌谣:“鬼子来了不要怕,大家齐心把敌杀,登记处前不低头,咱们都是小行家。”

第六章春天的种子

1947年的春天,青阳城小学的校园里种满了向日葵。

陈大山带着孩子们挖坑、浇水,他说向日葵永远朝着太阳,就像咱们的心永远向着光明。

冬冬把一颗饱满的种子埋进土里,忽然现种子上有道细小的疤痕,像极了陈大山脸上的那道。

“陈叔叔,等向日葵开花了,我们能不能把花送给张奶奶他们?”

小月蹲在旁边,手里捧着水壶。

陈大山直起腰,望着远处正在修建的抗战纪念馆,那里的基石上刻着每一个牺牲者的名字。

“当然能,”

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不过你们知道吗?比向日葵更重要的,是把故事种进心里。

就像王大爷当年藏情报一样,把这些事藏在心里,等到你们长大了,再讲给下一代听。”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排着队往教室走。

冬冬回头望去,陈大山还在花田里忙碌,他的身影被阳光拉长,像一株挺拔的白杨树。

那些埋在土里的种子,正在悄悄芽,就像那些在黑暗中传递的故事,终将在阳光下长成参天大树。

放学时,冬冬看见小月把一张画塞进陈大山手里。

画上是一片向日葵花田,花田中间站着许多人,有穿军装的战士,有戴头巾的妇女,还有背着书包的孩子。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就像此刻青阳城的阳光一样,明亮而温暖。

陈大山看着画,眼角的疤痕微微颤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雷神大洪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潮湿咬痕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我们[暗恋] 替嫁后成了校草的豪门后妈